多谢征途半月晴,雪消东汴马蹄轻。
戍楼落日陈桥驿,野草寒沙博浪城。
寥落故宫荒蔓合,凄凉战垒暮云平。
禹王台畔频回首,渺渺长河万古情。

汴梁旅次

多谢征途半月晴,雪消东汴马蹄轻。

戍楼落日陈桥驿,野草寒沙博浪城。

寥落故宫荒蔓合,凄凉战垒暮云平。

禹王台畔频回首,渺渺长河万古情。

注释:

  1. 汴梁旅次: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停留期间的旅途生活。
  2. 多谢:感谢。
  3. 月半晴:半个月晴朗的月光。
  4. 东汴: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位于黄河之东。
  5. 雪消:冰雪融化。
  6. 陈桥驿:位于陈桥驿,是古代驿站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汴京的繁华与热闹。
  7. 博浪城:博浪陂,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蔡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
  8. 寥落:荒凉、寂寞。
  9. 荒蔓合:荒芜、枯萎的草木交织在一起。
  10. 战垒:战争留下的堡垒、城墙。
  11. 万古情:永远流传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停留期间旅途生活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汴京的春光、秋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多谢征途半月晴”,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长途跋涉后看到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接着诗人写到“雪消东汴马蹄轻”,描绘了冬去春来时汴京的景色,雪花已经融化,行人骑着马走在宽阔的道路上,心情轻松愉快。这两句诗既展示了汴京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放松。
    诗人转向了汴京的历史遗迹。“戍楼落日陈桥驿”一句,描述了夕阳西下时,陈桥驿的戍楼映衬着落日余晖,显得格外壮观而美丽。“野草寒沙博浪城”则是对博浪陂的描述,诗人用“野草寒沙”来形容博浪城的荒凉景象,进一步衬托出古城的沧桑与历史的痕迹。
    诗的最后两句“寥落故宫荒蔓合,凄凉战垒暮云平”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用“寥落”来形容皇宫的荒凉,用“凄凉”来形容战垒的悲壮,这些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深深感慨。最后一句“禹王台畔频回首”,“禹王台”是汴京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人在这里频频回望,可能是为了寻找自己曾经生活的痕迹或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故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汴京美景和历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汴京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