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有生番,可以暂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菁截人首,饰金夸其族。
自昔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斯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无因竟退避,划疆俾肆毒。
可怜近为戕,将祸及床褥。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句“内山有生番,可以暂而熟。” 描述了居住在内山的生番,他们可以被暂时驯服并逐渐习惯农耕生活。

第二句“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表明尽管朝廷已经放弃了对他们的统治,但这群生蕃仍旧保持着野性的凶猛,就像野鹿一样难以制服。

第三句“穿菁截人首,饰金夸其族。”揭示了这些生蕃为了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力量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比如割掉敌人的首级来装饰自己。

第四句“自昔以为常,近者乃更酷。”反映了人们对于这种暴行已经习以为常,但最近却变得更为残酷。

第五句“斯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表达了诗人对生蕃的同情,认为他们无辜地受到这种对待,而百姓们则不得不继续进行劳动。

第六句“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建议在边境地区应该采取行动,以恢复秩序和稳定。

第七句“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在开垦新土地时应允许百姓自行选择居住地,同时指出生蕃应承担起相应的赋税。

第八句“无因竟退避,划疆俾肆毒。”警告说不应该放弃抵抗,而应该划定边界,避免生蕃继续祸害。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结论部分:“可怜近为戕,将祸及床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蕃被杀害的悲痛以及对整个民族的担忧。

我们将逐句给出译文:

  1. 内山有生番,可以暂而熟。(在山区有生蕃人,虽然可以暂时驯服他们成为农耕的伙伴。)
  2.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如果朝廷放弃对生蕃的控制,他们就会像野鹿一样凶猛难驯。)
  3. 穿菁截人首,饰金夸其族。(他们会用锋利的工具割下敌人的首级来炫耀自己的族群。)
  4. 自昔以为常,近者乃更酷。(人们以前认为这是一种平常的行为,但现在变得更加残忍了。)
  5. 斯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这些民众无辜地遭受这种暴行,连早晨砍柴晚上不再工作了。)
  6.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边境地区应该采取行动,以恢复秩序和稳定。)
  7.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在新土地上允许百姓自行选择居住地,生蕃应承担起相应的赋税。)
  8. 无因竟退避,划疆俾肆毒。(不应该放弃抵抗,而应该划定边界,避免生蕃继续祸害。)
  9. 可怜近为戕,将祸及床褥。(可惜最近发生了屠杀,灾难会波及到普通百姓的床褥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生番和朝廷之间的冲突,以及生蕃的残暴行为,表达了对生蕃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对生蕃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农耕生活的渴望和对朝廷统治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对生蕃的无力感。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