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健儿胡旋舞,三郎西走铃淋雨。大唐玉玺日角归,白衣黄衣拥灵武。
承平无事李郭闲,内家张后外李父。道州刺史据国忧,瀼西贼退示官府。
有时奋笔颂中兴,浯溪中开石壁竖。歌功象德臣能为,那惭粹美誉皇甫。
峿台二铭莽荆榛,瞿令玉箸文无睹。平原太守颜清臣,下笔著石如没羽。
悬崖突出作覆檐,穹碑千载无泐腐。沧江阴雨愁蛟螭,古洞荒月走猰貐。
真成细肌入鹰骨,岂但猛力强牛弩。想起挺笔神肃恭,冕冠凝立纷紃组。
我皇神武玉检封,微臣奏技忝台辅。二十四郡鉴臣忠,江淮瞧阳同砥柱。
宁知白首历三朝,令公老去邺侯拒。宫人菩萨装道场,武士金刚作神主。
冀魏齐赵迭僣越,翻使忠良死伪楚。我来访古忽涕零,摩挲石壁首重俯。
精光直贯牛斗寒,碧血难蚀土花聚。当时谁见端书人,野花啼鸟空沙浦。

【注释】

营州:唐代时,在今河北、辽宁一带设营州都督府。健儿:指士兵。胡旋舞:一种民族舞蹈,唐玄宗时开始流行于宫廷和民间。三郎:指李隆基,即唐玄宗。西走:向西去。铃淋雨:形容雨点打在伞上的声音。大唐玉玺:指唐玄宗的传国之宝,日角归:太阳升起的方向。白衣黄衣:唐玄宗所穿的衣服颜色。灵武:即凉武昭王李亨,唐朝宗室,后为肃宗皇帝。承平无事:国家太平无事。李郭:指李林甫、杨国忠。内家:指皇室。张后:唐玄宗皇后。外李父:指李林甫的父亲。道州刺史:官名,掌管一州政务。据国忧:为国家担忧。瀼西:瀼州,今湖南黔阳县东。贼退示官府:表示朝廷对叛军已退的欣慰之情。奋笔颂中兴:挥笔歌颂唐王朝中兴的盛况。浯溪:地名,在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县西南。中开石壁竖:指碑文刻在石头上。歌功象德:歌颂功德。臣能为:指颜真卿书法艺术高超。那惭粹美:哪敢自夸其书法之美。皇甫:指颜真卿字。峿台二铭:《唐书·颜真卿传》记载,颜鲁公曾作《峿台山铭》、《大禹像赞》,后人合称为《二铭》。莽荆榛:长满荆棘的荒野之地。瞿令:惊骇的样子。玉箸:形容笔锋如玉般晶莹。文无睹:文章没有留下痕迹。平原太守:官名,管理一郡的行政事务。颜清臣:指颜真卿,字清臣。下笔著石:用笔力把岩石上的字迹写清楚,如飞鸟投林一般迅速而有力。悬崖突出作覆檐:指崖壁上突出的石刻像屋檐一样。穹碑:巨大的碑形。千载无泐腐:千年不腐朽,指石碑保存完好。沧江阴雨愁蛟螭:指深江之水波涛汹涌如蛟龙螭虎,暗喻险恶的环境。古洞荒月走猰貐:指古洞中野兽出没的情景,猰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真成细肌入鹰骨:真可谓筋骨细腻如同鹰的肌肉。岂但猛力强牛弩:岂只是有强大的力量如牛拉的弩那样。挺笔神肃恭:挺笔书写神态恭敬。冕冠凝立纷紃组:头戴礼帽端坐沉思的样子,纷紃组形容衣冠的繁复。我皇神武玉检封:我皇神圣威武的玉匣被封存。微臣奏技忝台辅:微臣以技艺向皇上献技,愧居台辅大臣的地位。二十四郡鉴臣忠:二十四个郡都鉴证了臣子们的忠诚。江淮瞧阳同砥柱:长江和黄河在江淮之间交汇,犹如砥柱支撑着国家的根基。宁知白首历三朝,令公老去邺侯拒:怎能知道白发人终将经历三个朝代,令公已经老了却还在抵御叛乱。宫人菩萨装道场:宫人穿着菩萨装进行宗教仪式。武士金刚作神主:武士身着盔甲作为天神的主位。冀魏齐赵迭僭越,翻使忠良死伪楚:冀、魏、齐、赵四国相继背叛,反而使忠良之士死于敌手,成为伪楚的臣子。我来访古忽涕零,摩挲石壁首重俯:我来到古迹,忽然泪流不止,用手抚摩石壁低头沉思。精光直贯牛斗寒,碧血难蚀土花聚:石碑上的文字精练刚劲,直贯天空,牛斗星宿之间;碧血难以侵蚀石碑上的花纹。当时谁见端书人,野花啼鸟空沙浦:当初谁能见到手持毛笔的书生,只有田野上的野花和啼鸟,还有那空旷的沙浦(浦是水边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颜真卿(709-785),初名严,字季真,后改字“真”,又改为“清臣”。他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政治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他的书法雄浑敦厚,气势磅礴,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势雄强圆厚,结构紧凑而不松散。

全诗分为四段,每句七个字。第一段描写颜真卿在浯溪观看颜鲁公(颜真卿)所书中兴颂碑的壮丽景象,赞美其书法之美。第二段回忆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表达了自己的感慨。第三段描述了自己晚年的经历,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最后一段则是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壮志未酬,仍然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