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朝廷已足欷歔,更遣偷安只岁馀。
党论争迎秦相鹿,饥军犹厌武昌鱼。
难凭锁钥千寻浪,若问兵戈一纸书。
太息万梅花树下,衣冠遗瘗恨何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追和厉太鸿秦淮怀古》。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小朝廷已足欷歔,更遣偷安只岁馀。
这句诗描述了南宋小朝廷(南渡后建立的政权)已经感到悲伤和绝望,他们为了苟且偷安,仅仅过了一年多。”欷歔”意为叹息,表达了作者对小朝廷的失望之情。党论争迎秦相鹿,饥军犹厌武昌鱼。
这里提到的“党论”指的是南宋时期的政治争论,其中一些人为了迎合权贵,不惜篡改事实,甚至捏造谎言。而”秦相鹿”则暗指的是秦桧,他是南宋时期的奸臣,因与秦桧勾结而被讽刺为”秦相鹿”。”饥军犹厌武昌鱼”则是指饥饿的军队仍然对武昌鱼(一种淡水鱼)感到满足,这反映了当时军队的生活状况。难凭锁钥千寻浪,若问兵戈一纸书。
“锁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或关键位置,而”千寻浪”则形容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形象地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重要。同时,”若问兵戈一纸书”意味着在战争时期,一封书信就足以引发战争,说明战乱频繁,形势严峻。太息万梅花树下,衣冠遗瘗恨何如。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哀悼和对历史的感慨。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梅花树下的衣冠(指死去的人的衣冠),显得更加凄凉。”遗瘗恨何如”则是说对于这些人的遗骨被随意掩埋,他们的遗恨如何能得到平息。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现状以及战争的残酷。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