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念丛蒿地,王孙烈骨凭。
未能依竹沪,犹胜望西陵。
仿佛青螭驾,依稀赤豹乘。
佩珰纷侍从,愁雾夜长凝。

【注释】

遥念:思念。丛蒿地:丛生的野蒿。王孙:贵族的子弟,此处指墓主。烈:坚强,这里指英烈。凭:靠倚。竹沪:竹篱茅舍。西陵:地名,这里指山陵。螭(chī):传说中龙的一种。赤豹:红色的豹子。佩珰:佩玉。侍从:侍奉左右的人。愁雾:浓雾。夜长:天晚。凝:凝结。

【赏析】

《五烈墓》,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内容为哀悼死难者或颂扬死者的功绩。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和对统治者不能爱惜人才的愤慨之情。

首句“遥念丛蒿地”,是说作者站在高地上,放眼远望,只见满目荒凉的原野上长着一片丛生野蒿。这两句是全诗的起笔,它概括了全诗的主题,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第二句,“王孙烈骨凭”,是说在荒原上,有一个贵族的青年英烈的尸体,凭倚着丛生野蒿而眠。“凭”字写出了这位青年英烈生前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豪迈气概;同时,也是诗人对他死后仍能以英烈之骨,长眠于荒郊野外的惋惜之情。“王孙”二字,表明了这位英烈的身份,是贵族子弟。第三句,“未能依竹沪”,是说这位英雄虽然已经死去,但人们却没能让他安葬在像竹篱茅舍那样简陋的地方。这里的“未能”一词,既表现了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怀念之情,也表现出人们对他死后待遇的不满与愤慨。第四句,“犹胜望西陵”,是说这位英雄虽然已死了,但他的事迹仍让后人仰慕不已,他们仍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在西陵这样的名山大川之中,将这位英雄的灵柩安葬。“犹胜”一词,既表明了人们对于这位英雄的崇敬之情,也表现出人们对于他死后待遇的不满与愤慨。第五句,“仿佛青螭驾”,是说这位英雄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就像青螭(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兽)一样,永远让人感到威严、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第六句,“依稀赤豹乘”,是说这位英雄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就像赤豹一样,勇猛矫健,令人难忘。第七句,“佩珰纷侍从,愁雾夜长凝”,是说这位英雄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生前所佩带的饰物却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就像忧愁的雾气一样,久久不散。第八句是总结全文的结尾语,它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位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自己未能为他找到安葬之地的遗憾之情。整首诗在抒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对于自己未能为他找到安葬之地的遗憾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