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轮初出海波齐,一道云霞望眼迷。
炯炯赤光射鲸背,嘐嘐清唱送天鸡。
漫惊秋橘悬晖迥,那识扶桑拂影低。
咫尺便应霄汉接,世人何处问端倪。
译文:
台阳八景之一,初日出海面,火轮初升,与海波齐平。云霞映照下,视线被迷惑。
一道赤光射向鲸背,嘐嘐清唱送天鸡。秋橘高挂,秋色满目,扶桑树影低垂。咫尺之间就能到达天堂,世人何处寻找端倪?
注释:
- 台阳: 台阳是古代对台湾的称呼。
- 八景: 指的是中国古代诗人在游览名胜时所创作的八个诗篇,每个诗篇描绘了不同的景色。
- 火轮初出海波齐: 形容日出时海面上的红光和波纹。
- 一道云霞望眼迷: 描述太阳升起时,天空中的云霞如同一幅画,使观者的眼睛感到迷惑。
- 炯炯赤光射鲸背: 用“炯炯”形容光芒强烈,“赤光”指日出时阳光的颜色,“射鲸背”比喻阳光直射水面,形成美丽的光影。
- 嘐嘐清唱送天鸡: “嘐嘐”形容声音清脆,“清唱”指天鸡的叫声,这里的天鸡可能是特指早晨鸣叫的动物,也可能是泛指报晓的动物。
- 漫惊秋橘悬晖迥: 秋天的橘子挂在枝头,被秋日的阳光映照得更加鲜艳,让人感到惊喜。
- 那识扶桑拂影低: 扶桑树是一种传说中的树,这里用来形容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 咫尺便应霄汉接: 距离如此之近,仿佛可以直接触及天际。
- 世人何处问端倪: 询问世间的人,谁能理解这种美景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及其带给人的感受。从火轮初升到日落,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太阳的魅力。特别是“炯炯赤光射鲸背”一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太阳的光芒如何强烈地照亮海洋,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