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行郭索出沧漘,丑劣形殊镇骇人。
料得中书应罢食,将糖免使议门人。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前四句写自己因才高位卑,在地方学署中感到寂寞无聊。泛泛随流的足迹近于渔父,每有所闻所见就宣之于讴咏,因名为瀛涯渔唱。“仄行郭索出沧漘”,是说自己的官署位置偏僻荒凉。“丑劣形殊镇骇人”。意思是说,丑陋的外形与众不同,令人惊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情绪。“料得中书应罢食,将糖免使议门人。”意思是说估计朝中应该有人要罢去他的官职。“中书”是指中书舍人,掌管起草诏令、批答奏章。“将糖免使议门人”,意思是说让他免去了起草诏书和议论门人的差事。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被贬后的处境与心情。
【答案】
译文:
在偏僻的学署中我感到非常寂寞无聊,像渔夫一样泛游江湖(但无渔父之乐),我每次听到或见到一些新闻,总要加以歌颂,因此我得了“瀛涯渔唱”的雅号。
注释:
①尸位:尸位素餐,旧指空占官衔而不做事。②岑寂:寂寞冷清。③泛泛:浮泛不定。④迹近渔父:比喻接近隐士。⑤闻见:指所听到和所看到的。⑥宣:传扬。⑦瀛涯:大海边缘。⑧沧漘(chān qiǎn):沧海。这里泛指海边。⑩丑劣:丑陋难看。⑩镇骇人:使人十分吃惊。⑩料得:猜测。①中书:中书省,即中书省舍人。⑩将糖:即将撤职免官。
赏析:
本篇为作者谪居岭南时所作。诗人以“瀛涯渔唱”自号,表明他虽遭放逐,仍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并时时以渔父自况。全诗以记叙为主,夹杂有抒情和议论,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