棨戟销沉石兽蹲,颓墙凉雨蚀苔痕。
诸郎官亦登清省,过客今犹识相门。
乱后沙堤残劫尽,生前华屋几人存。
莱公自有非常业,不筑楼台庇子孙。
诗句原文:
棨戟销沈石兽蹲,颓墙凉雨蚀苔痕。
诸郎官亦登清省,过客今犹识相门。
乱后沙堤残劫尽,生前华屋几人存。
莱公自有非常业,不筑楼台庇子孙。
注释译文:
- 棨戟销沈石兽蹲:形容过去显赫的建筑现已残破不堪,石兽也早已消失。
- 颓墙凉雨蚀苔痕:描述了墙壁的破损和潮湿环境中的苔藓侵蚀,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 诸郎官亦登清省:指那些曾经担任要职的官员们,虽然已退隐或不在官场上,但仍然记得这个地方,表明他们的影响力或影响力。
- 乱后沙堤残劫尽:战争或动乱之后,这片沙地(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建筑)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几乎被完全摧毁。
- 生前华屋几人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即在战乱之前,这些华美建筑中有多少人得以幸存?
- 莱公自有非常业:莱公可能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或成就值得特别提及,但这里强调的是他的独特职业或贡献。
- 不筑楼台庇子孙:意味着莱公没有建造豪华的楼台来保护自己的后代,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简朴和实用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历史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首句“棨戟销沈石兽蹲”不仅描绘了昔日辉煌的建筑如今残破的景象,也暗示了历史的残酷与无常。随后的句子则转向人事的变迁与记忆的存在,通过“诸郎官亦登清省”和“过客今犹识相门”,展现了即便在动荡的时代,人们依然保留着对这些历史的追忆与尊重。最后两句“乱后沙堤残劫尽,生前华屋几人存”则是对整个历史过程的总结,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思考:历史的痕迹虽然会被时间冲刷,但其中的智慧与教训却能跨越时空,影响后世。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传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