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鸡树下日如血,西楼耿耿明河灭。
蜡泪滴残妆未成,独把海绡拂秋月。
兰笑连啼各不免,镜中红翠流年转。
七十鸳鸯俱锦毛,凭谁持照思深浅。
《镜歌》
天鸡树下落日如血,西楼明河夜已深。
蜡泪滴残妆未成,独把海绡拂秋月。
兰笑连啼各不免,镜中红翠流年转。
七十鸳鸯俱锦毛,凭谁持照思深浅。
注释与赏析
1. 第一段:天鸡树下日如血
- 天鸡:古代计时的十二地支之一,代表早晨。
- 树下日如血:描述太阳在天鸡树上落下时,如同鲜血一般鲜红。
2. 第二段:西楼耿耿明河灭
- 西楼:古代宫殿的一种建筑形式,常位于城市之西。
- 耿耿:明亮、清晰的样子。
- 明河:古人认为黄河是天上的银河,这里指代夜晚的天空。
- 灭:消失,暗喻夜晚的来临。
3. 第三段:蜡泪滴残妆未成
- 蜡泪:蜡烛燃烧时留下的水滴。
- 残妆:未完成的妆容。
- 未成:尚未完成。
- 本句描绘了一个女子深夜未眠,独自对着烛火整理妆容的情景。
4. 第四段:独把海绡拂秋月
- 海绡: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常用于制作衣物。
- 拂:轻轻擦拭。
- 秋月:秋天的月亮。
- 本句表达了女子用轻薄的丝质材料轻轻拂过秋月,可能是为了驱散房间内的寒气或是为了某种仪式。
5. 第五段:兰笑连啼各不免
- 兰:通常指兰花,此处可能借指女性。
- 笑连啼:形容笑声和哭泣声交织。
- 各不免:无法避免。
- 本句描绘了一种生活场景,女子们在欢笑和哭泣中度过了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6. 第六段:镜中红翠流年转
- 镜中:通过镜子看到的自己的形象。
- 红翠:形容女子化妆后的艳丽。
- 流年转:时间的流逝。
- 本句通过镜子中的红翠映衬出女子青春的流逝。
7. 第七段:七十鸳鸯俱锦毛
- 七十:数字“七”和“十”的组合,象征长久。
- 鸳鸯:传说中的一种水鸟,常被用来比喻夫妻或恋人。
- 俱锦毛:都拥有华丽的羽毛。
- 本句通过鸳鸯的形象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暗示了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8. 第八段:凭谁持照思深浅
- 谁:询问对象,可能是丈夫或情人。
- 持照:手持镜子。
- 思深浅:思念的深浅程度。
- 本句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她希望通过镜子来观察自己对他的思念是否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