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峣势接建昌城,江表兴亡此战争。
当日南徐通北伐,他年西晋罢东征。
白衣感叹功何在,青盖谣言兆已成。
会猎不联唇齿助,无缘归命俟乌程。

诗句解析:

  1. 西塞:西塞山,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是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的一个著名景点。诗中指代的可能是西塞山附近的某个地方。

  2. 岧峣势接建昌城:“岧峣”形容地势高峻,“建昌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建康(今江苏南京),古时这里地势高峻,易守难攻。这句描述了西塞山地势高峻,与建康城墙相连接。

  3. 江表兴亡此战争:这里的“江表”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此战争”指的是发生在这片地区的战争或冲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该地区历史变迁和战事的关注。

  4. 当日南徐通北伐:南徐可能是指当时的南齐,而“北伐”指的是向北方的军事进攻。这句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即南齐时期向南扩展势力,进行北伐战争。

  5. 他年西晋罢东征: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此处的“他年”暗示着未来的时间。“罢东征”指的是结束在东部地区的军事行动。这句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的期望,希望未来的统治者能够停止对东部地区的征战。

  6. 白衣感叹功何在:白衣通常用来指代平民百姓,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无辜平民遭受苦难的感慨,以及对战争成果的质疑。

  7. 青盖谣言兆已成:青盖通常指的是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坐的轿子,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专用车辆。“谣言兆已成”意味着某些不祥的预兆已经形成,预示着某种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8. 会猎不联唇齿助:会猎是古代的一种狩猎活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次重要的集会或者仪式。“唇齿助”比喻双方相互依存,支持对方。这句表达了在某种情况下,双方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困难。

  9. 无缘归命俟乌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只能等待乌衣巷的繁荣昌盛。“乌程”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诗人家乡的别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

译文:

西塞山高耸入云,与建昌城相接。
昔日南徐(南齐)通北伐,如今西晋罢东征。
当年南徐百姓感叹功名何在,青盖谣言预示祸患已现。
会猎时我们不联合唇齿相助,无缘归顺等待乌衣巷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塞山的描绘,引出了对历史上南齐和西晋两个朝代的战争以及百姓生活状态的思考。诗人通过“当日南徐通北伐,他年西晋罢东征”等句子,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同时,诗人也对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百姓生活的困苦表示出了深切的同情和担忧。此外,诗歌中的一些意象和典故也值得玩味,如“青衣叹息功名何在”,以及“青盖谣言兆已成”等,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深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