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读顾逋书台》,全诗如下: 葛洪丹井而寻唐顾逋翁读书台旧址, 阴阴涧底花,落落岭头柏。 苍苍云雾重,渺渺人家隔。 相传葛稚川,烧丹此中宅。 至今丹井间,红泉漱白石。 石台上何高,栖迟合骚客。 新藻洒芙蓉,英辞动金碧。 千载人读书,余也忝后席。 学仙仙未成,知音怀夙昔。 独自抱琴来,慨焉终日夕。 注释: - 葛洪(约公元283年—约公元363年):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
诗句解释 1 天半夷陵道,扁舟独夜来。 “天半”指的是天空的尽头或者最高点,形容地势险峻。“夷陵道”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一带。诗人独自乘坐小船在夜晚经过夷陵道(天边)。 2. 城孤悬楚望,月冷失秦灰。 “城孤”表示城墙孤立,没有人烟。“楚望”指楚国的地方望见,这里指长江。“秦灰”代指秦朝的遗迹或象征。这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孤独地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3. 戎马青山在
【注释】 彝陵:即今四川宜宾。 形影亲孤剑:形容自己孤单无依,形影相吊。 荒残今更甚:形容国家衰败得更加严重了。 秦灰:指坟墓。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作者流寓江州(今江西九江)之时,当时杜甫已四十七岁,在夔州时因战乱流落至渝州,又因避兵乱而漂泊到浔阳。诗人在舟中晨坐,有感于国破家亡的悲哀,写下了这首五律。 首联“边马嘶寒急,霜风割面来”,写清晨,马群嘶鸣,天寒霜重,风力强劲
铁陵庙 弱冠雅负奇,矢志凌云表。 匹马佩弓刀,出自三关道。 报恩功未酬,独立伤怀抱。 译文: 年轻的壮士志向非凡,立志要攀登云霄。 骑着马手持弓箭和刀,从此踏上了征途。 为了报答恩情却未能成功,独自面对心中的痛苦与忧伤。 归卧南山南,荒林迹如扫。 更上铁陵关,往事尤悄悄。 浮云卷大旗,落日耀空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的壮士为了报恩而踏上征途,但最终未能成功,独自面对心中的伤痛
俯江亭秋眺 金鸡岭接汶江滨,曾说当时物色新。 花下醉归珠勒马,月中歌送玉楼人。 荔枝香熟蛮方雨,橦布温生汉殿春。 回首那堪兵甲后,白荆黄葛乱青磷。 【注释】 - 金鸡岭:指位于山东济南的金鸡峰,与汶水相邻。 - 物色新:比喻人才出众。 - 珠勒马:古代名马名。 - 玉楼人:形容女子貌美如玉。 - 荔枝香:形容荔枝的香味浓郁。 - 蛮方:泛指南方地区。 - 橦布:一种用橦木制作的布,又称橦絮
碧云寺后山 曲径自然好,不知山已深。 苍苍石潭上,了无人世心。 境幽思转寂,秋气加萧森。 回身蹑高岫,忽焉逾百寻。 横阜展右臂,谷湖荡前襟。 下视所历径,云壑弥沈沈。 寄声谢热客,此地饶清阴。 注释: 1. 碧云寺后山:指位于北京西郊的碧云寺后的山峦。 2. 曲径自然好,不知山已深:形容山路弯曲曲折,景色迷人。然而由于山势险峻,所以作者并不知道山到底有多高。 3. 苍苍石潭上,了无人世心
【注释】 夜上云岫庵:夜深了,登上云岫庵。 惬(qiè)所怀:满足于自己的胸怀。惬,称心,满意。 一步一延伫:每一步都伸长着身子,久久地凝望。伫,立。 苍苍没平楚:天色渐暗,夜色已笼罩大地。苍苍,苍茫的样子。没,遮没。 失道径转纡(yū):迷失在山路上,道路弯曲曲折。转纡,回旋。 陟(zhì)历(lì):登山。陟,登;历,登。 忽然身已高:忽然间自己已经站在高处。 足下闻人语
俯江亭秋眺 北风一夜度沧洲,龙马江光抱日流。 北引荒荒蛮树直,东连淰淰楚云浮。 几年壁垒分天堑,万国舟车阻上游。 草野无人收战骨,黄沙不散铁衣秋。 注释: 俯江亭秋眺:在江边的小亭子里眺望秋天的景色。 北风一夜度沧洲:北风吹过了广阔的沧海。 龙马江光抱日流:龙马形状的江水拥抱着太阳流动。 北引荒荒蛮树直:向北延伸的荒漠中生长着挺拔的树木。 东连淰淰楚云浮:向东连接着高耸入云的楚国云彩。
戎州杂诗 马儿独自攀登城头,天色苍茫远望无边。 青衣河上半山雾气缭绕,乌撒县瘴气残留的山峰间。 风吹边塞笳声破裂,霜打峡谷草色斑斑。 独自携带雄剑在,长啸拂过金环。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疆景象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边疆的苍凉之美。 - 第一句写诗人骑着马登上城头,面对着苍茫的景色,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 第二句写青衣河上的山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天半夷陵道,扁舟独夜来。 城孤悬楚望,月冷失秦灰。 戎马青山在,蓬蒿白骨开。 巴歌听已矣,并入岭猿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