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春鸠鸣,茶人闻曙戒。
植杖循青畦,霄晴涤余蔼。
俯仰极天泉,所思竟谁在。
感公推至心,生平无殊快。
旁语及家事,久隐苦穷隘。
古有苏云卿,食圃于不贷。
更语及神仙,低徊若深慨。
古有许旌阳,忠孝垂当代。
仲君抱奇质,叶药起沉瘥。
浩然鸾鹤情,遂欲游方外。
吁嗟世风下,黄虞邈难逮。
谡谡松崖吹,仿佛留清籁。

【译文】

山中春日里,周伯恒宪使在山中隐居,我怀着对周伯恒宪使的深情思念。清晨,平林里的小鸠儿鸣叫。茶人在听到晨钟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拄杖沿着青草畦边走,天气晴朗时,云雾散去,天空变得格外清朗和明亮。抬头仰望天际,看到天泉奔流,心中所想的人究竟在哪里呢?我感慨周伯恒宪使对我如此真诚的关心,他与我共度了平生没有其他朋友的日子,因此我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我在旁侧谈论着家乡的家事,长久以来我一直过着隐逸的生活,内心感到痛苦、压抑。古时候有苏云卿,他曾经吃着田地里种出的食物而不贪婪;还有许旌阳,他的忠诚和孝顺被世人称颂并垂示于当代。仲君有奇特的资质,服药后能治愈沉疴的病人。他有高洁的情操,想要游历四方之外。感叹世间风气败坏,黄帝、虞舜的时代已经难以追寻了。松崖上吹来的风声,仿佛留下清脆的笛声。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怀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联“平林春鸠鸣,茶人闻曙戒”,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诗人置身于一片静谧的山林之中,耳边传来春鸠的悠扬鸣叫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在为新的一天奏响序曲。茶人在听到晨钟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采茶工作,他们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相和谐,显得从容而宁静。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做好了铺垫。

颔联“植杖循青畦,霄晴涤余蔼”,进一步渲染了山林中的宁静气氛。诗人拄着拐杖沿着青翠的小径漫步,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好时光。当天空放晴时,清新的空气仿佛洗涤了一切尘埃,让心灵得到了净化。这一联通过对山林景色的具体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俯仰极天泉,所思竟谁在”,则是诗人思绪的延伸。他低头仰望,似乎能与天上的泉水相连;他向上仰望,却不知道心中的所思所想究竟指向何方。这种上下求索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牵挂。

尾联“感公推至心,生平无殊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及对友情的珍视。他感激周伯恒宪使对自己的真诚关心,这种关怀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这一联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友谊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及其所带来的心灵慰藉。

尾联“旁语及家事,久隐苦穷隘”,则揭示了诗人的另一面——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挣扎。他在谈及家乡家事时,不禁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和对现状的无奈。然而,他又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以逃避世俗的纷扰和生活的艰辛。这既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古有苏云卿,食圃于不贷;更语及神仙,低徊若深慨”,则是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自己志向的坚定。他提到了苏云卿这位古代的人物,以及他曾经吃田地里种出的食物而不贪婪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展现了古人的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让诗人深感敬佩和向往。同时,他也谈到了自己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最终选择了游历四方外的生活。这既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尾联“古有许旌阳,忠孝垂当代;仲君抱奇质,叶药起沉疴”,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他提到了许旌阳这位古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忠诚和孝顺被世人称颂并垂示于当代。而仲君则具有奇特的资质,能够通过服用药物治愈沉疴的病人。这些赞美之词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赞扬和敬意,也寄托了他对他们未来的祝福和期待。

尾联“吁嗟世风下,黄虞邈难逮”,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感慨。他感叹世风日下,使得黄帝、虞舜的时代难以再寻。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不满和失望,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坚守和执着。

尾押韵脚“逮”,意味着诗人对于理想的坚守和执着,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