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明镫乱,寒风入彩帏。
阑干七十二,何处笛声飞。
夜坐
坐久明镫乱,寒风入彩帏。
阑干七十二,何处笛声飞。
注释解释:
- 坐久:长时间坐着。
- 明镫:明亮的灯笼,用来照明。
- 寒风:冷风。
- 彩帏:彩色的帷幔。
- 阑干:栏杆。
- 七十二:数量词,表示很多。
- 何处:哪里。
- 笛声飞:笛音随风飘散。
译文:
坐在室内,时间很长,灯光明亮,但外面的风却吹进了彩绘的帷幔中。我透过栏杆向外望去,看到外面的景物在风中摇曳。然而,我不知道这些景色中哪一片能让我感受到笛声的飘渺。
赏析:
这首诗是韩偓对秋夜静谧景象的描绘,通过“坐久明镫乱,寒风入彩帏”两句,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思考氛围的夜晚场景。开篇以“夜久方虑寂”表达了长时间处于静夜中的思索。而“坐久明镫乱,寒风入彩帏”则进一步展现了这种静夜中的动态美。诗人通过对比动与静,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中。
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凉风”、“白露”、“明月”和“青天”等自然元素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夜坐》不仅是韩偓对秋夜静谧景象的描绘,更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刻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能从中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