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嶝门内山蚕丛,大嶝门外海空蒙。
冯夷无惊涛不怒,扶桑初挂日曈曈。
上香酹酒拜妈祖,割牲焚楮开艨艟。
桅竿百尺亚班上,布为巾顶箬为篷。
舵工神闲火长喜,罗盘乾巽南与东。
船如箭发樯如马,不觉破浪乘长风。
横洋浩瀚渺无际,琉璃万顷含苍穹。
前有一沟涌赤水,长鲸嘘吸成长虹。
乍疑火龙翻地轴,回看眼底尚摇红。
复有一沟黑如墨,湍流迅驶更不同。
日光黯黯惨无色,毒蛇滚滚腥气冲。
海道尝闻此最险,下趋直与尾闾通。
每遇阴霾天色恶,飓风引去无终穷。
习坎既出心犹悸,云间忽见白鸟翀。
澎湖岛屿可指数,排衙六六环葱茏。
夜景苍凉潮正上,明珠十斛散虚空。
星斗低垂银汉近,蛟龙潜伏水晶宫。
天明水碧变深黑,露晞雾霁薄烟笼。
渐而变蓝渐变白,赤嵌仿佛在目中。

大嶝门内山蚕丛,大嶝门外海空蒙。

冯夷无惊涛不怒,扶桑初挂日曈曈。

上香酹酒拜妈祖,割牲焚楮开艨艟。

桅竿百尺亚班上,布为巾顶箬为篷。

舵工神闲火长喜,罗盘乾巽南与东。

船如箭发樯如马,不觉破浪乘长风。

横洋浩瀚渺无际,琉璃万顷含苍穹。

前有一沟涌赤水,长鲸嘘吸成长虹。

乍疑火龙翻地轴,回看眼底尚摇红。

复有一沟黑如墨,湍流迅驶更不同。

日光黯黯惨无色,毒蛇滚滚腥气冲。

海道尝闻此最险,下趋直与尾闾通。

每遇阴霾天色恶,飓风引去无终穷。

习坎既出心犹悸,云间忽见白鸟翀。

澎湖岛屿可指数,排衙六六环葱茏。

夜景苍凉潮正上,明珠十斛散虚空。

星斗低垂银汉近,蛟龙潜伏水晶宫。

天明水碧变深黑,露晞雾霁薄烟笼。

渐而变蓝渐变白,赤嵌仿佛在目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海上航行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海上的风景、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大海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诗歌的前两句“大嶝门内山蚕丛,大嶝门外海空蒙。”描绘了海上的景色。大嶝门内外的山岭如同蚕茧一般,海面则空旷辽阔,给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感觉。

诗歌的后四句“冯夷无惊涛不怒,扶桑初挂日曈曈。”进一步描绘了海上的景象。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没有引发惊涛骇浪,而扶桑(传说中的神木)刚刚升起,太阳开始照耀大地。这里用“冯夷”和“扶桑”两个神话元素来象征海上的平静和光明。

诗歌的后八句“上香酹酒拜妈祖,割牲焚楮开艨艟。”“桅竿百尺亚班上,布为巾顶箬为篷。”则描述了航海者在海边祭拜妈祖(闽南地区的海神信仰),以及准备船只的场景。这些细节都反映了海洋文化和航海活动的特点。

诗歌的后六句“舵工神闲火长喜,罗盘乾巽南与东。”到“露晞雾霁薄烟笼。”则是描绘了海上航行的过程。舵工和火长(负责领航的人)都在忙碌着,他们使用罗盘来确定方向,驾驶船只在南方和东方航行。这里也展示了海洋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紧接着,诗歌的后四句“渐而变蓝渐变白,赤嵌仿佛在目中。”到“天明水碧变深黑,露晞雾霁薄烟笼。”则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天空逐渐变得蓝色,海面也逐渐变深黑色,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也反映了海洋的变幻莫测。

诗歌的后四句“渐而变蓝渐变白,赤嵌仿佛在目中。”到“天明水碧变深黑,露晞雾霁薄烟笼。”则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天空逐渐变得蓝色,海面也逐渐变深黑色,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也反映了海洋的变幻莫测。

这首诗通过对海上风景、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海洋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大海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