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身七曲断复续,乍隐乍现微沙虫。
片帆纡回向晚入,荡缨遥辨钲鸣铜。
舟人皆言此行好,风力不雌亦不雄。
十二更洋二日过,邀神之福皆由公。
诸君之言吾岂敢,济险实赖众和衷。
量水下碇傍北线,安平更鼓声逢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渡海歌”:这是诗的题目,表达了作者渡海的经历和感受。
  • “鲲身七曲断复续,乍隐乍现微沙虫。”:描绘了船只在海上行驶时的情景。鲲身七曲指大海上的曲折,断复续则描述了海浪的起伏变化。乍隐乍现表示船只在海面上忽隐忽现,微沙虫则可能是指海面上细微的沙子或水草。
  • “片帆纡回向晚入,荡缨遥辨钲鸣铜。”:描述了船只在夕阳下缓缓驶入的场景,以及船上人通过摇动的船帆来辨别远处传来的声音。
  • “舟人皆言此行好,风力不雌亦不雄。”:船上的人都认为这次航海很顺利,风力既强劲又适中,没有太过猛烈也没有太弱。
  • “十二更洋二日过,邀神之福皆由公。”:经过十二个时辰(一更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后,船只已经过了两整天。这里的“邀神之福”指的是希望神灵保佑他们平安。
  • “诸君之言吾岂敢,济险实赖众和衷。”:虽然我不敢自夸,但这次航海的成功确实得益于大家齐心协力。
  • “量水下碇傍北线,安平更鼓声逢逢。”:在靠近北线的地方测量水位,听到安平的更鼓声。

以下是这首诗的译文:

渡海歌
大海上波浪起伏,船身像鲲鱼一样七弯八拐。时而隐匿时而显现,就像微沙虫在水底游动。
一只小船在晚霞中缓缓驶入,船帆摇曳着,仿佛在告诉远方的人们。远处的声音隐约可闻,那是锣鼓声在敲打。
船上的人都说这次航行很好,风力既不猛烈也不微弱。
经历了十二个时辰的漫长航行,两天后我们终于到达。感谢神灵的保佑,我们都安全无事。
虽然我不敢居功,但这次航海的成功确实得益于大家齐心协力。
我们正在靠近北线的地方测量水位,安平的更鼓声此起彼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