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耸千寻,扪苏历翠岑。
花侵樵径窄,雨积涧痕深。
岩石随人转,潭云入树阴。
天风何处落,吹下步虚音。

这首诗是唐代的王维写的《登玉华宫山中》。诗中的“天门”指的是玉皇阁。

第一句“峭壁耸千寻,扪苏历翠岑”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绿树环绕的山峰画面。峭壁耸立千寻,形容山峰高耸陡峭,仿佛直插云霄;扪苏历翠岑则形象地表现了山路曲折蜿蜒,两旁绿树葱茏的景象。

第二句“花侵樵径窄,雨积涧痕深”则通过描绘花木侵占小径、雨水积满山涧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自然氛围。这里的花木与山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三句“岩石随人转,潭云入树阴”进一步描绘了岩石随人转动、潭水云雾缭绕的景致。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还增添了动态美和立体感。

最后一句“天风何处落,吹下步虚音”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这里的“天风”指代山风吹拂的声音,而“步虚”则是指仙人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追求精神升华的愿望。

赏析: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玉皇阁周边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对峭壁、花木、山水等元素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意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