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年年费送迎,回黄转绿判枯荣。
于人岂有炎凉意,入世何多旖旎情。
未必易圆双燕语,竟能催得百花生。
漫天匝地红无数,可是君才长养成。
注释
- 底事年年费送迎:为什么每年都要花费精力去迎接和送别。底,何;事,原因。
- 回黄转绿判枯荣:指植物的叶子从黄色转为绿色,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回黄转绿,形容草木变色。
- 于人岂有炎凉意:对于人们来说,是否有什么感情上的冷热变化?于人,对人。
- 入世何多旖旎情:入世,进入社会;旖旎,美好的景色或情感。这里表达的意思是进入社会后,应该拥有的美好情感或态度。
- 未必易圆双燕语:不一定能像燕子一样轻易地说出“愿得一人心”的话。
- 竟能催得百花生:竟然能够促进百花开放。
- 漫天匝地红无数:形容红色到处都是,非常繁盛的景象。
- 可是君才长养成:但是,你的才华(或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成长。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春天景象和寓意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首联“问春”直接提问为何每年要如此费力地迎接和送别春天。这既是对春天这一季节特征的形象描绘,也隐含了对人生、社会等更广泛主题的探讨。
颔联“回黄转绿判枯荣”,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草木复苏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变化与循环。春天象征着新生、希望和开始,而枯荣则代表结束和终结。这里的“底事”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背后意义的思考。
颈联“于人岂有炎凉意”进一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问题。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人们的情感也应该像春天一样温暖、美好,而不是冷漠无情。
尾联“入世何多旖旎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应该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应被消极情绪所影响。同时,“未必易圆双燕语”暗喻着人生的艰难曲折,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达成目标;“竟能催得百花生”则表达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其背后寓意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