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公沐而冠,赫赫据林莽。
呼啸凭高枝,俨然群猴长。
分庭疾凤麟,用谲幻魍魉。
爪牙遍四方,贤俊尽一网。
自云天命归,窃作非分想。
从此启争端,山谷滋扰攘。
嗟哉鹦鹉群,戢翼甘厮养。
巧鼓如簧舌,啧啧相庆赏。
惟公具雄才,暴乱资扫荡。
非公秉大钧,纪纲孰执掌。
众口肆喧呶,群盲相应响。
欲教猱升木,己亦扶摇上。
焉知非族类,终不关痛痒。
今虽借一枝,终必跌千丈。
兔死狗且烹,口舌安可仰。

鹦鹉歌

这首诗是李白借咏鹦鹉来讽刺那些专权者,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诗中用鹦鹉比喻那些专权者,用猿公比喻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注释:

  • 猿公沐而冠:猿公是指猴子,这里指那些专权者。沐而冠,意思是洗头发并戴上帽子,表示他们准备上台了。
  • 赫赫据林莽:形容他们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 呼啸凭高枝:形容他们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 分庭疾凤麟:意思是他们在朝堂上高高在上,如同凤凰和麒麟一样。
  • 用谲幻魍魉:用狡诈的手段欺骗邪恶的人。
  • 爪牙遍四方:他们的势力遍布四方。
  • 贤俊尽一网:所有的贤才都落入他们的网中。
  • 自云天命归:他们自称有天命。
  • 窃作非分想:暗中做着不正当的打算。
  • 从此启争端:从此引发了争斗和纷争。
  • 山谷滋扰攘:山林间的鸟兽被惊扰。
  • 嗟哉鹦鹉群:可怜的鹦鹉们。
  • 戢翼甘厮养:缩着翅膀甘愿被饲养。
  • 巧鼓如簧舌:巧妙地煽动着像簧片一样的声音。
  • 惟公具雄才:只有你具备雄才大略。
  • 暴乱资扫荡:你能够扫除暴乱。
  • 非公秉大钧:不是你掌握了政权。
  • 纪纲孰执掌:谁还能执掌国家的纪律和法律?
  • 众口肆喧呶:大家大声喧闹。
  • 群盲相应响:就像一群盲人听到声音后随之响起一样。
  • 欲教猱升木:想要教导猴子爬树。
  • 己亦扶摇上:你自己也飞上高空。
  • 焉知非族类:怎么知道你不是同族人类?
  • 终不关痛痒:这和你无关痛痒。
  • 今虽借一枝:现在虽然暂时借用了这根树枝。
  • 终必跌千丈:最终必定会跌得很厉害。
  • 兔死狗且烹:兔子死了,狗也要烹煮。

赏析:
这首诗以鹦鹉自喻,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专权者的不满和批评。诗中描绘了专权者威风凛凛、嚣张跋扈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比喻,揭露了他们的阴谋诡计和残暴行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国家能够清明,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又有深刻的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