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四八七天朦胧,奔腾澎湃来飓风。初时众庶悉称快,郁热所以和其衷。
既而猛厉世无匹,往来驰骋磨苍穹。势如天吴倒海水,席卷大陆包长空。
天惊石破雨骤至,巨鳌直捣冯夷宫。又如乖龙倏夜走,张牙特兀沧溟东。
万灵呼啸作旗鼓,千鳞百介纷相从。俄顷乾坤失颜色,九州一气翻鸿蒙。
雷门震吼日未已,夜半犹闻声隆隆。芥舟桑田何足数,江头百姓皆沙虫。
长城隳颓天柱折,爪牙一瞥何其雄。可怜野老久恬坐,昨日之日蓬庐红。
惊涛骇浪挟之去,追随魍魉抛孙童。助化长鲸吐淫水,涓涓泛滥尧天洪。
呜呼,吾闻础润月晕各有兆,众生无乃初蒙瞳。何不坚堤实土固吾圉,乃令风姨肆虐,挟其万钧之力而来攻。

【注释】

飓风:一种强风。

天吴:指古代神话中的海神,传说能倒海水。

冯夷宫:传说中的水神宫殿。

乖龙:指蛟龙。

乾坤:天地。

雷门震吼:指打雷的声音。

夜半犹闻声隆隆:夜晚雷声仍在响。

芥舟桑田:比喻世事如沧海桑田般变化无常。

长城隳颓:指长城倒塌。

爪牙:指凶猛的野兽或恶势力。

魍魉:指鬼怪和妖精。

长鲸:巨大的鱼。

呜呼:叹词,表示惋惜、感慨之情。

础润月晕:《易经》说“履霜坚冰至”,意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变化,这里用来说明飓风的来临是有征兆的。

【赏析】

《飓风叹》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今河南孟县)人。他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世称“元白”。他的诗歌内容多反映政治腐败与社会黑暗,语言浅显平易,有“元白体”之称。本诗以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了飓风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第一句写飓风到来之前的天气变化。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大地被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第二句描绘了飓风到来时的场景。它奔腾澎湃,威力无比,将一切生灵都卷入其中。第三、四句描述了飓风过后大自然的变化。它席卷大陆,包住天空,将大地上的万物都卷入其中,使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第五、六句进一步描绘了飓风的力量。它如同天吴倒海水,席卷大陆;像巨鳌直捣冯夷宫,气势磅礴。第七、八句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飓风过后的景象。它让天地变色,九州一气翻鸿蒙;雷门震吼,夜晚的雷声仍在响。

第九、十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担忧。他认为飓风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自然界的一种征兆,预示着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他呼吁人们要加固堤防,实土固圉,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第十一、十二句则揭示了飓风的本质。它是由风姨携带着万钧之力而来攻,而不是自然现象所致。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事件的反思与总结。他感叹道,他曾听说月晕出现预示有风暴来临,但人们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如今却因飓风的到来而惊慌失措。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何人们对大自然的变化总是显得如此无知?为何在面对灾难时总是束手无策?

这首诗通过对飓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与担忧。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飓风来临时大自然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惧与无助。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地球家园的和谐稳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