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万里共驰驱,才立谈闲志意殊。
道理渊源攸一揆,衣冠礼乐却同符。
畏天各谨侯朝度,任士同归王会图。
流水高山琴载鼓,知音世有子期无。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朝鲜使臣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周原 —— 指周朝的原野,这里用来代指周朝。
万里 —— 形容距离遥远,这里指两国之间的距离之远。
共驰驱 —— 一起奔驰驱驰,形容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
才立谈 —— 刚刚坐下交谈的时间很短。
闲志意 —— 闲暇时的心意或想法。
殊 —— 不同,不一样。
道理渊源攸一揆 —— 道理的源头相同,治理国家的方法也相同。
攸一揆 —— 相同,一致。
衣冠礼乐 —— 指国家的礼仪制度和文化艺术。
却同符 —— 却和它一样符合规范。
畏天各谨侯朝度 —— 畏惧天命各自谨慎对待诸侯国朝拜天子的礼节。
任士同归王会图 —— 任命贤能之士共同为统一而努力。
流水高山琴载鼓 —— 如果像流水一样自然,高山一样高耸,那琴声就会充满天地;
知音世有子期无 —— 世上有能够理解音乐的人,但没有像伯牙与子期的知音。
译文
周原上万里共驰驱,刚刚坐下交谈时间短暂。
道理源头相通一揆,国家礼仪文化同样符合。
畏惧天命谨慎对待,任用贤人共同努力。
流水高山琴声悠扬,琴声中蕴含着天地的和谐。
世上有能理解的人,但却没有真正的知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朝鲜使臣的赠言,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友好交往的期望和对友谊的重视。诗中通过描绘双方的亲密关系,强调了共同治理国家的理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真正理解和欣赏彼此文化的渴望。最后一句“世上有能理解的人,但却没有真正的知音”反映了诗人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真挚友谊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和平友好关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