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趁江晴。帆稳风轻。水分楚岸到吴城。望见淞流才隔海,已近乡程。
短树远天横。过雁行平。金焦到眼忒分明。偏是游丝牵着处,又动离情。
【注释】
放棹:放船。趁江晴:趁着晴天的江面。帆稳风轻:帆篷平稳,江上风儿很轻。水分楚岸到吴城:水和陆地交界处到了吴地(今江苏苏州)。
短树:矮树。远天横:天空显得辽阔无边。过雁行平:飞过的大雁排成一行排着整齐。金焦:南京的简称。忒分明:太清楚。
偏是游丝牵着处:偏是在游丝缠绕的地方。偏:副词,表示强调。
【译文】
趁着晴天的江面,乘着顺风划船,水边到了吴城;只看见远处的流水,已感到离家乡不远了。
江面上有一排排短树,天空显得辽阔无边;飞过的大雁排成一行排着整齐,南京的轮廓在眼帘里越来越清晰。
只有游丝缠绕的地方,才引起我的离别之情。
【赏析】
《浪淘沙·江上归舟》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为作者羁旅江南时所作,抒写了词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上阕首二句写词人乘着顺风,驾着一叶扁舟,趁着晴朗天气,一路顺风顺水,向目的地驶去。“趁”、“帆”二字用得极好,既写出了顺风,也表明了心情之愉快。接着两句写舟已行至江口,但还未进入吴地境内,所以眼前的景象是江边与陆地相连接的地方,而江水又流得那么急湍,使人感到它似乎就要冲破堤岸,直冲入吴地了。这里描写的是一幅水势汹涌、奔腾不息的画面。下三句则写自己站在船上所看到的景色:只见远处的水流,近处的岸边,都历历在目,仿佛已经看到了吴地的城池;再定睛一瞧,只见江上的大雁排成了一条直线,飞向南方,而金陵(即南京)的山形,也依稀可见了,这不禁使词人想起“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更漏子》)的诗句来了。
下阕首二句承上片结语进一步展开,写自己站在船上所见的景色:只见江面上有一排排矮树,天空也显得辽阔无边;飞过的大雁排成一行排着整齐,金陵的山峦在眼帘里越加清晰了。“短树”句,是说由于江面的宽阔,视野的开阔,所以那些矮矮的小树就显得特别矮小,甚至于连它们都看不见了。“过雁行平”二句则是写自己从这些景物中看到的大雁。“行”字说明大雁飞行的路线,“太”字说明大雁排成的行列十分整齐,“分明”二字则说明大雁飞行的轨迹非常清晰,好像就在眼前一样。“偏是游丝牵住处”,则是指那最易惹人生情的地方——游丝。因为这里的游丝,往往最容易牵住人的心。
这首词写景细腻入微,情景交融,意境优美。上片写景以动衬静,下片以静衬动,动静结合,互为映衬,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