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渔阳郡,东流枕九河。
地形雄碣石,水势接滹沱。
瀛草依京近,寒潮入夜多。
庚申今几载,薄海尚悲歌。

天津

万古渔阳郡,东流枕九河。

地形雄碣石,水势接滹沱。

瀛草依京近,寒潮入夜多。

庚申今几载,薄海尚悲歌。

注释:

  1. 万古:形容时间长久,历史久远。渔阳郡: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天津市。
  2. 东流枕九河:指天津向东流入渤海,其下游是黄河、海河等众多河流汇合的地方。
  3. 地形雄碣石:指天津地区的地形壮观,像雄壮的山一样。
  4. 水势接滹沱:指天津附近的河流与滹沱河相连。
  5. 瀛草:一种植物名,即芦苇,生长在海边地带。
  6. 寒潮入夜多:指夜晚来临时分,寒潮侵袭的现象较多。
  7. 庚申:这里指的是年份,具体年代不详。
  8. 薄海:泛指整个海洋。悲歌:悲凉的歌声,比喻哀伤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的地理特点和自然环境。首联“万古渔阳郡,东流枕九河。”通过“万古”一词,表达了渔阳这个地名历经千年不变的历史沉淀。紧接着“东流枕九河”,形象地描述了天津的地理位置,它像一条巨龙般蜿蜒于华北平原上,东边流向大海。

颔联“地形雄碣石,水势接滹沱。”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津地区的独特地貌,以“雄碣石”来形容其地势的雄伟壮观,而“水势接滹沱”则描绘了天津附近河流与河北滹沱河相连接的壮丽景色。

颈联“瀛草依京近,寒潮入夜多。”通过描绘瀛草的生长环境——靠近京城,以及寒潮在夜间频繁来袭的景象,展现了天津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尾联“庚申今几载,薄海尚悲歌。”表达了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尽管经历了若干岁月,但仍然能感受到天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心中的悲怆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天津地理特征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