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俭德从来少,声色何曾进御前。
饥馑荐臻兵更逼,恬嬉沿误鼎随迁。
忧民实下千行泪,传警常惊一夜眠。
遥望园陵风雨夕,六龙肃肃尚行天。

这首诗是追悼庄烈帝的,庄烈帝即明朝末代皇帝崇祯。

逐句释义如下:

  1. 先王俭德从来少,声色何曾进御前。
    这句诗表达了对先王节俭品德的怀念,以及声色之娱从未进入过他的生活。先王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的俭朴和克制让后人传颂。这里的“声色何曾进御前”是指皇帝很少享受声色之娱,这体现了他对奢侈生活的不屑一顾。
  2. 饥馑荐臻兵更逼,恬嬉沿误鼎随迁。
    这句诗描述了国家的饥荒情况,战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恬嬉沿误”意味着皇帝因为贪图享乐导致国事混乱。这里通过”鼎”这个象征性的物品,暗示了皇帝的行为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3. 忧民实下千行泪,传警常惊一夜眠。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为人民的痛苦而落泪。同时,他也为朝廷的动荡和战争而担忧,以至于夜晚难以安眠。这里的”传警常惊一夜眠”指的是朝廷的警报频繁传来,让人无法安心睡觉。
  4. 遥望园陵风雨夕,六龙肃肃尚行天。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之夜遥望皇帝的陵墓的情景。”六龙肃肃”指的是皇帝乘坐的六驾马车,这里的”行天”表示皇帝仍然在天上行走,象征着他的权威和地位。
  5. 赏析:此诗是一首悼念明末皇帝崇祯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崇祯皇帝俭朴、勤政的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他因贪恋权位、沉溺声色而导致国家衰败的批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评述,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