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能师郑子真,王官谷里寄吟身。
久为阙下抽簪客,重见阶前坠笏人。
吞祐祚衰无节士,中条山峻有遗民。
此生不与清流祸,终古茅亭岁月新。

【注释】

司空表圣:指司空图。

避世:隐居不仕。能师:能为师。郑子真:即郑公,唐朝著名隐士,居王官谷,以诗酒自娱。寄吟身:寄情于山林。阙下:皇宫之下。抽簪客:辞官归隐的人。重见:再度见到。阶前坠笏人:被贬后回到朝廷做官的人。吞祐:吞没福佑。祚(zuò):《易经》称帝位延续叫“祚”。衰无节士:衰败之时没有气节之士。中条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峻:高峻。遗民:遗民指那些因战乱或政治腐败而流落他乡的民众。清流祸:指正直的官员遭奸臣陷害。茅亭:茅屋下的亭子。新:新鲜,这里表示时间之久。

【赏析】

《司空表圣故里》,是一首咏叹隐逸之士的佳作。全诗通过描写隐逸之士的生活,抒发了对隐逸之士的赞美之情。

首联两句,诗人首先写自己与隐士的交往。作者说:“避世能师郑子真,王官谷里寄吟身。”说自己能够成为隐者的老师,是因为自己曾经和郑公一样,在王官谷里过着隐逸生活。这既是对郑公的一种赞颂,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颔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与隐逸之士的交往。“久为阙下抽簪客,重见阶前坠笏人。”“阙下”指的是皇宫,“抽簪客”指的是辞官归隐的人。诗人说自己曾经在皇宫里做过官员,后来辞官归隐,再次回到朝廷时,看到了那些被贬后回到朝廷做官的人。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朝廷官场的厌倦。

颈联两句,诗人又描绘了自己与隐逸之士的交往。“吞祜(hǔ)祚衰无节士,中条山峻有遗民。”意思是说,当国家遭遇不幸,人民生活在困境时,那些没有气节的人就会趁机谋取私利;而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信仰、保持气节的人,就像中条山那样高峻、坚韧。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逆境中坚守信仰的人的敬仰。

诗人又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生不与清流祸,终古茅亭岁月新。”意思是说,这一生我不愿意卷入朝廷的纷争,只愿过上平淡无波的日子;而那些经历过磨难却依然坚韧不拔的人,他们的一生将会如茅舍中的亭子一样,岁月虽然流转,但依然保持着新鲜的状态。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