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半峨眉雪,从瞻地望高。
寒侵苏武节,光助吕虔刀。
六月冰如玉,千岩松作涛。
结庐尘不到,猿鹤自周遭。
【注释】
①宗先达:指杜甫,字子美。②半隐:半隐居处,指杜甫的草堂。
③天半:天空中。④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因山形似峨眉而得名。雪:山峰积雪。⑤苏武节:指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时所持节旄(旄,牦牛尾)。⑥吕虔刀:指吕虔所持刀剑。⑦六月冰:指六月里清凉如冰的水。⑧千岩松作涛:指松林中风声如同波涛一样。⑨结庐:指杜甫在成都西郊筑草堂居住的情景。尘不到:指四周没有灰尘。⑩猿鹤:指栖息树上和山上的猿猴、白鹤等。自周遭:自然围绕,自得其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杜甫草堂的诗,全诗写景状物,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
首联两句写草堂四周环境之幽静。“峨眉”句是说草堂高踞半山之上,俯瞰山下的江水。“苏武节”句用苏武持节牧羊的典故,比喻诗人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志节犹存。
三联写草堂周围景物的优美。“六月”句说六月里草堂周围的水清澈透明,像一块块晶莹的冰块。“松涛”句说松树林中风吹来的声音,就像大潮一般汹涌澎湃,十分壮观。这两句通过“冰玉”、“涛雷”两个意象,表现了草堂环境的清新秀丽、气势磅礴。
末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内心的闲适。“结庐”句说诗人在成都西郊建起了自己的草堂,虽然四周尘埃不多,但猿鹤等动物却能自得其乐,与诗人相伴为邻。
这首诗写景生动,富有诗情画意,语言质朴流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