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讨申蛮徼,儒官解习兵。
储糈方奏绩,慷慨竟捐生。
小邑传遗爱,崇祠焕令名。
悲风萦西岭,凭吊不胜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是诗词赏析的常考题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和题目要求作答。

“天讨申蛮徼,儒官解习兵”:上天降下惩罚,使蛮荒之地得以收复,儒士官员不再从事军事,转而处理政务。“儒官解习兵”,指文臣不再带兵,专心于治理政事。

“储糈方奏绩,慷慨竟捐生”:储备粮食(用以养士卒)正要完成功绩之时,慷慨激昂地捐弃了自己的生命。“储糈”意为储备粮食;“奏绩”为奏功,即立功、建功。“慷慨竟捐生”,指因战死沙场而慷慨捐生。

“小邑传遗爱,崇祠焕令名”:小小的县城流传着他的恩德和美名,高高的祠堂也更加光彩夺目。“小邑”,指小小的城池,这里指边远小城。“崇祠”,即高祠,指高高的祭坛上所供奉的神像或神主。“焕令名”,即光耀名声。

“悲风萦西岭,凭吊不胜情”:悲伤的北风萦绕着西边的群山,凭吊之情难以尽表。“悲风”,指悲伤的寒风吹拂着大地。“萦西岭”,环绕着西边的山岭。“凭吊”,凭倚凭吊,凭吊古迹或死者。“不胜情”,即不胜感慨,表示感情上无法承受。

【答案】

译文:

上天降下惩罚,使蛮荒之地得以收复,儒士官员不再从事军事,转而处理政务。储备粮食(用以养士卒)正要完成功绩之时,慷慨激昂地捐弃了自己的生命。小小的县城流传着他的恩德和美名,高高的祠堂也更加光彩夺目。悲伤的北风萦绕着西边的群山。凭吊之情难以尽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恭贺理斋年伯爱吟草之后所写的。理斋年伯爱吟草,即指理斋年伯爱吟之诗。

首联点明主旨:“天讨申蛮徼”,上天降下惩罚,使蛮荒之地得以收复。“儒官解习兵”,儒士官员不再从事军事,转而处理政务。“储糈方奏绩”一句承前启后,储粮备赏,准备立功报效朝廷,但正当此时,却因战事失利,身受重伤而亡。诗人对这位年伯深表哀痛,所以写来充满感情。

颔联两句写这位年伯的忠勇事迹:“慷慨竟捐生”一句,表现了他临难不惧,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慷慨”一词写出了他对敌人的无比愤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捐生”一词则表明他为了保卫国家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颈联两句赞扬他在百姓中的声望:“小邑传遗爱”一句,既赞美了他在边远小城建立功勋的美誉,又表达了人们对他怀念之情;“崇祠焕令名”一句,既赞美了他在高高的祭坛上供奉的神像或神主,又表达了人们对他颂扬不已的敬仰之情,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英雄形象。

尾联两句写他离世后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悲风萦西岭”一句,既描绘了悲凉的秋风在西岭上徘徊的景象,又表达出人们对于他的无限眷恋;“凭吊不胜情”一句既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缅怀之情,也表现出他们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