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旧梁园,风流叹歇绝。不见古时人,但见古时雪。
今人孰与古人齐,古雪何如今雪洁。平台一凸千年痕,冷艳寒光耿未灭。
万斛珠玑飞碧空,清冷池边墨浪热。南冠有客悲华颠,吹上头颅不可刷。
一曲《阳春》和者稀,山耸吟肩冻欲折。虚窗瞥见梅花魂,五夜遥情为谁结。

【注释】

平台:指古梁园的台。

高卧:指隐居不仕。旧梁园:即梁园,西汉时文学家司马相如、枚乘曾游此。

风流:指文人骚客之雅兴。歇绝:消歇殆尽。

不见:无法见到。古时人:指古代的文士诗人。古人齐:指与古人比。

孰与……齐:谁和……一样。

但见:只见。古时雪:指古代的雪花。

今人:指现代人。孰与……齐:谁和…一样。

万斛珠玑(jī):喻众多珍珠。

碧空:天空。

墨浪:墨点,喻飘飞的白雪。

南冠:囚徒的帽子。有客:指被俘的文士诗人。悲华颠:悲伤自己的头发已白。

阳春:《阳春白雪》,指高雅的音乐。和者稀:能欣赏者很少。

山耸吟肩冻欲折:形容山势高耸,寒气逼人,使作者的诗歌创作灵感受到抑制,以至于肩膀僵硬,几乎要折断了。

虚窗:虚设的窗户。五夜遥情为谁结:意思是,我思念远方的友人之情,为何至今还没有一个知音能够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冬,当时苏轼正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他在《次韵中庭竹》一诗中有“风篁摇落岁寒声”句。此诗是咏梁园台上的雪景。

首联:“平台雪”,点明题意,写梁园台上的积雪,用“高卧”二字,表现自己隐居梁园,不问世事的心情。“风流叹歇绝”,以“叹歇绝”三字,抒发自己对前代文人风流自赏、自我陶醉的感慨;而“不见古时人,但见古时雪”二句,又以“不见”、“但见”二词,表现对古今不同人事的惋惜。

颔联紧承上两句,说现在看不到过去的人们,只看见过去的雪花。“今人”和“古人”相对。“孰与……”四句,进一步抒写自己对今人和古人的不同感受。“今人”和“古人”相对,“孰与……”,是反问句式,意思是说:现在的人和古代的文士,谁和谁一样呢?这里暗含着对比的意思,是说今人不能比古人更美更好。“古雪何如今雪洁”。这一句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它既是对“不见古时人”的补充说明,也是对“但见古时雪”的具体解说。“洁”字是关键所在。“今人”和“古人”相比,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但比较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时代,所以只能从两个不同时代的事物作比较。在这两个不同的时代中,哪一个事物更美好呢?作者认为只有古人的雪花更纯洁更美丽!

颈联:“一凸千年痕,冷艳寒光耿未灭”。“一凸”是指梁园台上的台基,“千年痕”是说这个台基经历了千年风雨,留下了许多痕迹。“耿未灭”是说这些痕迹虽然历经千年,但仍然历历在目,没有消失。这两句是对梁园台基的描写,也是对梁园台基历史的概括,同时,也是对梁园台基历史价值的一种肯定,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尾联:“万斛珠玑飞碧空,清冷池边墨浪热。”“万斛珠玑”是说无数的珍珠撒向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清冷池边”是说在清澈寒冷的池水边,墨色的波涛翻涌澎湃。“墨浪”一词,既指墨色波涛,也暗示墨色波涛中的笔力。“清冷”“墨浪”,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山耸吟肩冻欲折”是说山高耸入云,寒气逼人,使人连吟带叹,甚至肩膀都要冻裂了。“虚窗瞥见梅花魂”,意思是说,从虚设的窗口望去,隐约看到梅花的影子,好像看到了梅花的灵魂。“五夜遥情为谁结”,意思是说,在漫长的长夜里,我思念远在异地的朋友,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理解我的心意。

此诗运用比喻,将梁园台上的积雪比作古人的雪花,把梁园台基上的雪痕比作古人的历史痕迹,从而表达出自己对历史深深的眷恋之情;又以无数珍珠撒向空中形成一道美丽彩虹的景象,比喻梁园台上的积雪晶莹洁白;同时以清冷池边的墨色波涛比喻梁园台上的积雪的冷艳,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最后,以虚设的窗户看到的梅花影子,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此诗语言优美,富有画意,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