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颓椽薜荔墙,无端踯躅退思堂。
子瞻诗和陶彭泽,漫叟歌招孟武昌。
簿领闲时惟闭阁,宾僚散去自焚香。
平生心迹真萧瑟,落落高风未可望。

退思堂怀舆山太守

十笏颓椽薜荔墙,无端踯躅退思堂。

子瞻诗和陶彭泽,漫叟歌招孟武昌。

簿领闲时惟闭阁,宾僚散去自焚香。

平生心迹真萧瑟,落落高风未可望。

【注释】:

  1. 十笏颓椽(tuí xuán):形容房屋简陋,仅有十笏(一笏为古代的一种量器,等于九斗)的余地。颓椽,指破败的屋梁。
  2.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进的样子。
  3. 子瞻:苏轼的字。这里指诗人自己。
  4. 陶彭泽: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号彭泽令,后世因以称其人。
  5. 漫叟: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6. 孟武昌:三国时魏将庞德公,字子山,汉末避乱南奔荆州。庞姓,庞德公为其先祖。武昌,古郡名,在今湖北省鄂城县北。
  7. 簿领闲时:官署里清闲无事的时候。
  8. 宾僚散去:宾客和僚属离去。
  9. 心迹:内心和行为。
  10. 萧瑟:凄凉悲凉。
  11. 高风:高尚的风范。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隐居于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的退思堂,怀念前朝官员的抒情之作。全诗通过追怀前贤,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高雅志趣的情怀。首联写退思堂的破旧,以及自己徘徊不进的情态;颔联写自己曾和陶渊明、庞德公一样,过着隐逸的生活,也曾像庞德公那样,招引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颈联写自己在官场失意后,退居乡间,清静无为的生活;尾联写自己虽然有高尚的品德,但却无法像前代那些名士一样,受到人们的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朴实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