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樵苏邃谷东,佳材一概付薪翁。
知音怕惹中郎赏,不剩荒厨焦尾桐。

【注释】

樵苏:砍柴,采伐树木。邃谷:深谷。中郎: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焦尾:《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曾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兰亭举行宴会。在宴席上,他写了一篇序文《兰亭序》,因用秃笔而留下许多痕迹,后来被用来比喻书法精妙绝伦的作品,称为“兰亭”。焦尾桐:这里指王羲之的书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个爱好书画的朋友的赠诗。诗人在诗中以诙谐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祝愿,并借此抒发了自身对书画艺术的向往之情。

首句“早起樵苏邃谷东”,“早起”二字写出了诗人起得早,早早来到深谷之中,为的是去砍伐树木。樵苏即砍伐林木,是古代的一种劳作。“邃谷”一词形容深谷幽深,环境僻静。这两句诗写诗人早起来到深谷之中砍伐树木的情景。这里的“邃谷”,既点出了地理位置的偏僻,也暗示了山林的幽深,更突出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的心境。

第二句“佳材一概付炉翁”,“佳材”是对木材美好的称呼,指那些质地优良、色泽鲜艳的木头。“炉翁”则是木匠的通称,这里暗指自己。诗人用“一概”表示全部,“付”字则表示交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把那些美丽的木材全部都交给了木匠,让他们去制作家具。这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将美好的木材与木匠的工作相联系,表达了自己对木匠技艺的赞赏以及对其劳动成果的认可。同时,也隐含着对木匠辛勤劳动的敬意。

第三句“知音怕惹中郎赏”,“知音”是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用语,意为理解自己心声的人或知己。“中郎”是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张芝的字。张芝被誉为“草圣”,其书法造诣极高。“怕惹”则是害怕招致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懂得我心思的朋友,千万不要招惹像张芝这样的书法家来欣赏我。诗人在这里以夸张的语气表达了对张芝书法艺术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自己的书法与张芝相比,还差得很远,因此害怕招致张芝的青睐。这种谦虚而又自信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识,也展示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

最后一句“不剩荒厨焦尾桐”。“不剩”是表示不会剩下的意思。“荒厨”则是指简陋的厨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我的书法作品不被赏识,那也无所谓,反正不会有人欣赏到我的书法作品。这里的“荒厨焦尾桐”指的是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被称为“兰亭序”,而“焦尾桐”则是指王羲之的书法所使用的毛笔。诗人在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希望他的书法能够被更多人所欣赏,而不是只局限于少数人的圈子里。这种豁达大度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