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上草青青,落日犹衔木末亭。
一线长江三里寺,千年鹤唳九秋萤。
【注释】
雨花台:位于今南京市东郊,原是明太祖朱元璋为纪念其亡弟朱标的功绩所建。相传朱元璋在南京出生长大,曾在此读书,后来他发动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草青青:指草木茂盛的景色。
落日犹衔木末亭:落日时分,夕阳余晖照在木末亭上,犹如夕阳仍挂在亭边。木末亭是雨花台下的一个亭子。
一线长江三里寺:指一条江流从远处伸来,穿过三里寺的山门。
千年鹤唳九秋萤:传说有一只千年老鹤,在九秋时节的萤火虫飞舞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上的美丽景色和历史遗迹。首句“雨花台上草青青”,描绘了雨花台周围的青草茂密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二句“落日犹衔木末亭”,则表现了落日时分,夕阳映照着木末亭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第三句“一线长江三里寺”,描绘了江流从远方延伸至三里寺的壮丽景色。最后一句“千年鹤唳九秋萤”,则表现了传说中的千年老鹤在九秋时节的萤火虫飞舞时发出清脆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