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亭前理棹迟,秋风木叶点波时。
穷将箫杖支行李,老借匏尊慰别离。
野逸天真推李白,画师词管重王维。
白头慈母添衣线,此意须教游子知。
【注释】:
长短亭前:长亭、短亭,古代驿站。理棹:整理船桨。点波:指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似在水面上轻轻划过,波纹荡漾。穷将箫杖支行李:把行囊中的书卷拿出来。老借匏尊慰别离:用葫芦酒樽来安慰离别时的伤感。野逸天真推李白,画师词管重王维:李白的豪放旷达被诗人所推崇;王维的诗画风格被诗人所借鉴。白头慈母添衣线,此意须教游子知:慈母为子女添置新衣,这是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游子必须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才能体会到这份深厚的母爱,并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早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赏析】:
这首诗是送朋友远游燕地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
首句“长短亭前理棹迟”,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长亭前整理船桨的情景。长亭,是古代传递文书的地方,也是行人休息、饯别之所,所以这里既是送别之地,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第二句“秋风木叶点波时”,描写了秋风扫过树叶,波涛声随之而起的景象,既表现了秋日的宁静,又烘托了诗人送别的凄凉心情。
第三句“穷将箫杖支行李”,表达了诗人为朋友准备行李的心情。箫杖,即手杖,是古人出行时常携带的物品;行李,即行李,是外出时携带的用品。这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第四句“老借匏尊慰别离”,描绘了诗人用葫芦酒樽来安慰离别时的伤感的情景。匏尊,即葫芦酒樽,是一种古代饮酒器皿;慰别离,即安慰离别之情。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野逸天真推李白,画师词管重王维”,分别引用了李白和王维两个诗人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李白,被誉为“诗仙”,其作品多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超然物外的境界;王维,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多体现出清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艺术风格。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
尾联“白头慈母添衣线,此意须教游子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白头慈母添衣线,是指母亲为了让游子能够御寒保暖而特意为其增添衣物的行为;此意须教游子知,则是说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需要让远方的游子知晓,以便他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不忘母亲的关爱与教诲。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又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