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天万世,六合清明开。
风云积时代,日月相往来。
地维隆西北,万里山横排。
中突一华起,浑抱洪蒙胎。
河水昆仑顶,毕气吞江淮。
方海司出纳,全脉为之回。
士不遇三代,贤愚齐尘埃。
反望古制复,假手凡庸才。
清时召不起,老病完形骸。
冬青屡相识,夜哭臣麻鞋。
凄凄春雨苑,猎猎秋风台。
匹马倦天下,著书空余哀。
诗句翻译与赏析:
- 寸心天万世,六合清明开。
- 注释: “寸心”指的是人的心意或思想,“天万世”表示永恒的宇宙。整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对于宇宙的广阔无边和永恒不变的感受。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天地宇宙宽广无垠、永恒不变的感慨,体现了其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情。
- 风云积时代,日月相往来。
- 注释: “风云”指自然界的变化,“积时代”意味着这些变化累积了整个时代。“日月”则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是时间的象征。
- 赏析: 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风云变换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 地维隆西北,万里山横排。
- 注释: “地维”指的是大地的支撑力,“隆西北”表示在地球的西北部地区更为显著或重要。“万里山”则是指遥远的山脉,“横排”意味着排列成直线状。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地理特征,展现了中国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和连绵不断的山脉,以及它们在地理上的突出地位。
- 中突一华起,浑抱洪蒙胎。
- 注释: “中突”指的是中间部分,突出;“一华起”表示一个伟大的事物或人物崛起。“浑抱”意为完全包围或涵盖。“洪蒙胎”指庞大的原始状态或根基。
- 赏析: 这里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或事件的伟大和影响力。
- 河水昆仑顶,毕气吞江淮。
- 注释: “河水”指的是黄河,“昆仑顶”指的是黄河源头的昆仑山脉。“毕气”可能指黄河水的力量,“吞”表示覆盖或吞噬。“江淮”指的是中国的南北两大河流。
- 赏析: 此句通过对比黄河的发源地与流经之处的强大力量,表达了对祖国大河的赞美和自豪。
- 方海司出纳,全脉为之回。
- 注释: “方海”指的是广阔的海洋,“司出纳”可能是指掌管出入或管理的意思。“全脉”指的是整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命线,“为之回”意味着因某种原因而改变或回归正常。
- 赏析: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认为国家的繁荣与否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
- 士不遇三代,贤愚齐尘埃。
- 注释: “士”指有才能的人,“不遇”表示没有得到应有的机会。“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贤愚齐尘埃”意指有才能的人与普通人在同一水平线上。
- 赏析: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 反望古制复,假手凡庸才。
- 注释: “反望”指回顾过去,“古制复”表示恢复古代的制度。“假手”意为利用或借助。“凡庸才”指平庸的人才。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制度恢复的期望,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即需要借助普通人才来实现改革。
- 清时召不起,老病完形骸。
- 注释: “清时”指的是清廉的时代或时期,“召不起”表示无法被召唤或参与其中。“老病”指年老多病,“完形骸”意为身体已经衰老,形容人到老年的状态。
- 赏析: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在清廉时代有所作为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年老体衰的无奈。
- 冬青屡相识,夜哭臣麻鞋。
- 注释: “冬青”指冬青树,常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或忠诚。“屡相识”表示经常见到或知道。“夜哭臣麻鞋”中的“臣”指作者自己,“麻鞋”是古代的一种布鞋,这里用来象征简朴的生活。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绘作者与冬青树的相识经历,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同时,通过对麻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苦闷。
- 凄凄春雨苑,猎猎秋风台。
- 注释: “凄凄”形容凄凉、悲伤的气氛,“春雨苑”中的“春雨”可能暗示着春天的雨水,而“苑”则是皇家园林。“猎猎”形容风吹的声音,“秋风台”可能是描述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春天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匹马倦天下,著书空余哀。
- 注释: “匹马”可能指独自骑马行走于天下,形容孤独或游历四方的生活。“倦天下”表示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著书”指写作或撰写著作,“空余哀”意为除了哀叹外无他物,这里的哀伤可能指的是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虽然四处游历,但内心仍感到空虚和失落,可能是因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