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何处媚香楼,零落桃花扇底秋。
月落更无圆缺相,水流不尽古今愁。
双鸾学舞羞明镜,五马思归典敝裘。
寄语乌衣诸弟子,漫随梁燕踏帘钩。

【注释】

秦淮:即秦淮河,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板桥:古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

媚香楼:旧有“媚香亭”,位于南京秦淮河畔。此诗指秦淮河上的建筑。

零落:衰败凋残。

秋:代指秋天。

圆缺相:月亮的圆和缺。

水流不尽:比喻时间不断流逝。

双鸾:古代传说中鸾鸟有雌雄两对,这里指成双结对的鸳鸯。

明镜:这里指镜子。

五马思归典敝裘:意谓穿着破旧的裘衣,怀念家乡,想回到北方去。

梁燕:燕子。

寄语:嘱托。

乌衣诸弟子:指秦淮河边的年轻学子。

漫随:随意地。

梁燕踏帘钩:梁燕在檐上飞绕,仿佛在撩动帘钩(帘子下垂到地面)。

【译文】

板桥何处媚香楼,凋零的桃花映衬着秋天的萧瑟。

月落更无圆缺之相,流水永远无法流淌尽古今的忧愁。

鸳鸯学舞羞于面对明镜,骏马思归却典当了破旧的皮袍。

嘱托秦淮河畔的青年学子,随意随同梁燕踏动帘钩。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对历史的感慨。首联写诗人来到秦淮河畔,见媚香楼依旧,但物是人非,不禁感叹不已。颔联由眼前的景生感慨,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伤。颈联用典故写自己思乡之情,尾联以轻松的语气结束全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