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涣汗使臣知,万都蛮荒跂踵时。
耳目全开天海外,土风尽入竹枝词。
【注释】
题:为……题诗。同年:同科考的同年,意即同年进士。黄玉圃番社:指云南大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
涣汗:皇帝大驾亲临,使天下大悦,也指皇帝的恩泽普施于民。万都:遍布各地。跂踵:踮起脚跟。时:希望。天海外:天地间。土风:地方风俗。竹枝词:一种民间歌曲,歌词多写情爱、离别等题材,曲调优美,流传甚广。此句意为“把这里的风情民俗全写进了竹枝词。”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竹枝词。诗人通过描写当地自然风光,歌颂了当地民族的勤劳勇敢,抒发了自己对祖国边疆的无限热爱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首句“九重涣汗使臣知”,是说皇帝的大驾亲临,使得四方万邦都为之欣喜若狂。这里的“九重”指京城,也就是皇帝所居之处。“涣汗”是指皇帝的恩泽普施于民,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普施于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羡慕与向往。
第二句“万都蛮荒跂(qi)踵(zhǒng)时”,描绘了云南大理地区少数民族村落的景象。这里的“万都”指的是遍布各地,而“蛮荒”则是指荒凉偏僻的地方。“跂踵”则是踮起脚跟的意思,形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云南大理地区少数民族村落的赞美与欣赏。
第三句“耳目全开天海外”,是对云南大理地区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天海外”指的是天地之间,象征着辽阔的地域空间。而“耳目全开”则是指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让人们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云南大理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与赞叹。
最后一句“土风尽入竹枝词”,则是对云南大理地区风俗人情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土风”指的是当地的风俗习惯,“竹枝词”是一种民间歌曲,常以抒情为主题,表达人们的情感与愿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云南大理地区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格的赞扬与钦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云南大理地区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云南大理地区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边疆的无限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