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老承恩帝里回,奏书三上曰俞哉。
丹心宁恝苍生望,白发方看绿野开。
纶阁有章光日月,岩城无地起楼台。
他时天语还存问,沁水遥瞻佳气来。

注释:

  • 元老:对年高德劭的官员的尊称。承恩,承受恩宠。帝里:皇帝居住的地方。回:指回到家乡或任职地方。
  • 奏书三上曰俞哉:三次上书皇帝请求允许退休归乡(即告老还乡)。曰:说、言。俞哉:允诺,允许。
  • 丹心:忠心赤诚。宁恝(qiǎ):岂肯,怎能。苍生:百姓。
  • 白发方看绿野开:到了晚年才能看到田野上的绿草茂盛。白发:年岁已高。方:才。
  • 纶阁:指朝廷中处理文书的官署。有章:有文事。光日月:使日月增辉。
  • 岩城:指山岩险峻的城池。无地起楼台:没有地方可以筑起楼阁台榭。
  • 他时:将来的日子。天语:皇上的诏令。还存问:还有问候。
  • 沁水:古地名,今为河南济源县一带。遥瞻佳气来:遥望故乡的祥和之气。
    赏析:
    这是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的一首七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对百姓关怀、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祝愿之情。
    首句“元老承恩帝里回”表明诗人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官员,已经接受了皇帝的恩宠,从京城回到了家乡或任职的地方。第二句“奏书三上曰俞哉”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旨意的重视。诗人多次上书皇帝,希望得到批准退休归乡的机会,表现出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对百姓的关心。
    中间两句“丹心宁恝苍生望,白发方看绿野开”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总结。“丹心宁恝苍生望”,意思是他的忠心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改变,他始终关注着百姓的生活和福祉。“白发方看绿野开”则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能够看到田野上的绿草茂盛,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美好追求。
    后四句“纶阁有章光日月,岩城无地起楼台”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和祝愿。“纶阁有章光日月”意味着在朝廷中处理文书的官署将会更加繁荣昌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岩城无地起楼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认为家乡虽然没有繁华的城市,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人们去珍惜和保护。
    最后两句“他时天语还存问,沁水遥瞻佳气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