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术平生薄汉唐,致君尧舜岂文章。
早知红鹤非吾侣,善用青苗即社仓。
忧国心惟天可鉴,名山身与世相忘。
挟书我爱俞清老,驴背从游几夕阳。
王荆公祠
治术平生薄汉唐,致君尧舜岂文章。
早知红鹤非吾侣,善用青苗即社仓。
忧国心惟天可鉴,名山身与世相忘。
挟书我爱俞清老,驴背从游几夕阳。
注释与翻译
治术平生薄汉唐,致君尧舜岂文章。
注释: 治理方法在平生中轻视汉唐的治国之道,想要达到尧舜那样的君主,又怎能仅仅依靠华丽的文辞来表达。
译文: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治理之道不在于表面的汉唐治国之术,而在于能够实现尧舜那样的君主,这并不是仅仅通过华丽的文辞就能达成的。
早知红鹤非吾侣,善用青苗即社仓。
注释: 早就知道了红鹤不是我的伴侣,善于利用青苗法就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好办法。
译文: 早就知道了红鹤不是我的伴侣,善于利用青苗法就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好办法。
忧国心惟天可鉴,名山身与世相忘。
注释: 忧虑国家的事情只有天地才能明白,我愿像名山一样超脱世俗。
译文: 只有天地能够理解我的忧虑,我愿像名山一样超脱世俗。
挟书我爱俞清老,驴背从游几夕阳。
注释: 喜欢读书的人是我最爱的朋友俞清老,骑着驴子跟随他游览在夕阳下。
译文: 喜欢读书的人是我最爱的朋友俞清老,骑着驴子跟随他游览在夕阳下。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嵩梁所作《王荆公祠》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治理国家的独到见解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治术平生薄汉唐,致君尧舜岂文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治理国家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治理国家不在于表面的汉唐之术,而应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尧舜那样的君主。这里,诗人用“薄”一词表示轻视,强调了他对汉唐之术的不认同,也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精神。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政治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人们超越传统的束缚,寻求更高尚的治理理念。
“早知红鹤非吾侣,善用青苗即社仓。”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念。他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人或事物都能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因此要学会运用自己的长处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里的“青苗法”是指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即向农民贷款以帮助其度过困难时期。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理解和对改革的积极推动。
第三,“忧国心惟天可鉴,名山身与世相忘。”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忧虑以及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只有天地能够理解他的忧愁,而他自己则希望像名山一样超脱世俗。这里的“名山”象征着高洁、超脱的品质,诗人通过对这种品质的赞美,表明了他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这也展示了他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挟书我爱俞清老,驴背从游几夕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珍视。他喜欢读书的朋友是俞清老,两人经常一起骑着驴子在夕阳下出游。这里的“挟书”意味着携带书籍,象征着学者的求知精神;而“俞清老”则是对这位朋友的亲切称呼。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治理国家的独特见解、对自然和友人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