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起星欲沈,尘飞月当下。
凉飔挽不留,炎气纷相射。
比来奉清言,卜昼仍继夜。
仿佛长松里,万壑秋涛泻。
风生两腋间,萧然不知夏。
吹物岂无心,报琼讵论价。
以此托心期,登仙比羽化。
又如顾长康,佳境得食蔗。
粲然谓热客,腐鼠何足吓。

【译文】

乌星欲沈,尘飞月当下。 凉风不挽留,炎热纷相射。 近来奉清言,卜昼仍继夜。 仿佛长松里,万壑秋涛泻。 风吹两腋间,萧然不知夏。 吹物岂无心,报琼讵论价。 以此托心期,登仙比羽化。 又如顾长康,佳境得食蔗。 粲然谓热客,腐鼠何足吓。

【注释】

  1. 渔洋:指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chá),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为翰林院编修。
  2. 同门:指师友。
  3. 卖松风:指《卖花声》,即《卖花声慢》。
  4. 人间本无价:指《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 乌起星欲沈,尘飞月当下:乌起星欲沉,尘飞扬,月亮当空照。
  6. 凉飔(sī)挽不留,炎气纷相射:凉风无法挽留,炎热纷至沓来。
  7. 比来奉清言,卜昼仍继夜:近来奉上清新的话语,昼夜不停地思考。
  8. 仿佛长松里,万壑秋涛泻:仿佛置身于长松之中,万壑秋水奔腾而下。
  9. 风生两腋间,萧然不知夏:风吹过两肩,使人感觉清爽,忘却了夏日酷暑。
  10. 吹物岂无心,报琼讵论价:吹拂物体难道没有意图,何必在乎是否贵重?
  11. 以此托心期,登仙比羽化:把这种心境寄托于此,希望与仙人一样超脱尘世。
  12. 又如顾长康,佳境得食蔗:如同顾恺之,在美妙的境界中获得甘蔗解渴。
  13. 粲然谓热客,腐鼠何足吓:以灿烂的笑容对那些热情的客人说:“腐烂的老鼠有什么可怕的。”
    赏析:
    此诗是朱彝尊的《卖花声》词的序文。全词抒发了作者的闲适之情和淡泊之意。首句“乌起星欲沈”,描绘了一幅天边流星欲落、夜色将临的画面;“尘飞月当下”,则展现了月光照耀下尘埃飞扬的景象。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接着,“凉飔挽不留,炎气纷相射”一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风微凉、热气蒸腾的情景。然而,在这看似喧嚣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宁静与和谐。
    “比来奉清言,卜昼仍继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高言论的敬仰之情。他日夜兼程地聆听这些言论,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仿佛长松里,万壑秋涛泻”这一句进一步丰富了前句的内涵,通过比喻手法,将清言比作长松里的幽深之地,将秋涛比作万壑中的奔涌之声。这样的描绘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四句诗,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抒发与表达。他将自己比作长松里的一棵大树,任凭风雨肆虐而不动摇;又将自己比作万壑秋涛中的一股清流,不受外界干扰而自由流淌。这种表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敬畏之情。
    “风生两腋间”,这句诗描绘出诗人被清风拂面的舒适感受。然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萧然不知夏”这一句。它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超然物外的意境。在这种境界中,人们不再关注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心境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美好,也更加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吹物岂无心,报琼讵论价”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无论是吹拂物体还是欣赏美玉,都不应该过分计较其价值高低。因为真正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外在的表现与评价,而是取决于内在的品质与内涵。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美的人,才能从中得到真正的享受与感悟。同时,这也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以此托心期,登仙比羽化”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俗世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他认为,只有通过修炼身心、追求道法自然的真谛才能真正实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愿望。这种境界既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人生追求。
    尾联中“又如顾长康”,顾恺之作画技艺高超,常能将人物画得栩栩如生,因此被后人称为“神品”。这里以顾恺之的形象来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对于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一句“佳境得食蔗”,则是以吃甘蔗这一普通的生活场景作为比喻,暗示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世界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淡泊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晚风、星空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道法自然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