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横接暮烟生,人向疏林落照行。
土壁繁花鸣络纬,野田流水立。
石根朱实垂垂见,马首青山面面迎。
何处更寻南下路,隔溪啼鸟送归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送无可上人》。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沙涧”
沙涧,指沙漠中的小溪,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沙漠中行走时所经过的小溪。翠微横接暮烟生,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象,翠微指的是绿色,暮烟生意味着夕阳的余晖与天空中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气氛。

第2句:“人向疏林落照行”
这句诗描述了人在稀疏树林中行走的情景。这里的“落照”指的是夕阳的余晖,诗人走在落日的余光中,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感觉。

第3句:“土壁繁花鸣络纬”
这句话描绘了土壁上盛开的花朵以及它们发出的声响——络纬鸟的鸣叫。络纬鸟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昆虫,其叫声清脆悦耳,与周围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的画面。

第4句:“野田流水立”
这一句诗描述的是田野中的水流,它静静地流淌着,没有声响,只是静静地存在。这种静态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

第5句:“石根朱实垂垂见”
这句话描绘了岩石根部长满红色果实的情景。朱实即红色的果实,垂垂见指的是果实挂满了枝头,颜色鲜艳且清晰可见。

第6句:“马首青山面面迎”
这句话以马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画面,马头朝向远处的青山,青山仿佛也在迎接着这匹骏马。这里的青山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与马形成了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

第7句:“何处更寻南下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方向的迷茫和不确定性。南下路可能是指通往南方的道路,诗人在这里表达出对未知旅程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8句:“隔溪啼鸟送归程”
最后一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回程中听到隔溪传来的鸟儿啼叫。鸟儿的啼叫似乎是在为诗人送别,也象征着诗人即将离开此地,继续前行。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沙漠中的景象和自然中的生物,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美和生命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