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祚几何时,斯楼独存久。
痴哉大法王,舍身如敝帚。
可怜太子统,痛心独搔首。
国事日已非,才华空八斗。
使之践帝位,不至台城丑。
着意在诗书,满腹苍龙吼。
小事谬而死,贤不永其寿。
文快贤士心,楼播词人口。
今古重斯文,遗像垂孝友。
瞻礼尽同人,相看自不朽。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律,创作于他游梁州期间。全诗共八句四十六字,每句七个字。此诗前四句写文选楼之“存久”,后四句写其人其事之“非”。
梁祚几何时,斯楼独存久。
痴哉大法王,舍身如敝帚。
可怜太子统,痛心独搔首。
国事日已非,才华空八斗。
使之践帝位,不至台城丑。
着意在诗书,满腹苍龙吼。
小事谬而死,贤不永其寿。
文快贤士心,楼播词人口。
今古重斯文,遗像垂孝友。
瞻礼尽同人,相看自不朽。
【注释】:
- 梁祚:即梁朝(502年—557年),南朝之一,公元420年至557年。
- 大法王:指梁武帝萧衍。
- 舍身如敝帚:比喻大法王舍身以保全国家,就像把破扫帚丢掉一样。
- 怜儿:这里指的是梁武帝的儿子简文帝萧纲,也就是后来的陈后主。
- 台城:又称台城宫或南苑,是南朝梁和陈两代的宫殿遗址所在的地方。
- 诗书:指文化、文学。
- 苍龙吼:形容文采飞扬。
- 贤士心:指有才能和德行的人的心情。
- 遗像:指画像或者雕塑。
- 孝友:孝顺和友好。
【赏析】:
此诗描写了文选楼的历史变迁和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述文选楼的存久,引出对历史上文人墨客的评价与感慨。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评述,表达了对那些因小失大的贤才的惋惜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选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历史文化交汇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