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圆通路,岩廊一望间。
浅深环法水,高下尽灵山。
孤塔白能立,群松翠可攀。
支公何处是,日暮采烟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并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望支硎山”的意思是:远望支硎山,这是一首登高怀古之作,诗人在登上支硎山之前就已胸有成竹,到了山上便挥笔即兴,写下了这首诗。“大士圆通路,岩廊一望间”,这两句是说:大士圆通的道途,岩廊一眼之间。诗人站在山顶上俯瞰着脚下的山峦,他看到了那蜿蜒曲折的道路,也看到了那宽敞明亮的岩廊。“浅深环法水,高下尽灵山”意思是说:山势高低,环绕着法水;峰回路转,直到灵山尽头。这里的法水和灵山都是指支硎山周围的自然风光。“孤塔白能立,群松翠可攀”,意思是说:孤塔高耸而独立,群松苍翠欲攀登。这里诗人通过描写山中的寺庙和树木来表现山的秀丽景色以及登山的情趣。“支公何处是,日暮采烟还”,意思是说:支遁隐居在哪里呢?太阳快要落山时我采撷烟雾归来。“支公”,即支遁,东晋名僧,隐于剡溪(今浙江嵊州一带)。“采烟还”,是说诗人采撷山林中的雾烟,以表示自己与支遁一样远离尘嚣。

【答案】

译文:

登上支硎山,放眼望去,只见山路盘旋曲折,通向远方。山峦起伏,环绕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法水;山峰高耸入云,一直伸展到

灵山的最高峰。孤寂的寺庙屹立在那里显得格外醒目,绿树成荫,苍翠挺拔。不知支遁隐居在哪里,夕阳即将落下,我采撷着

山林中的云雾回到了住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山后即兴吟咏之作。诗人从山脚一路登上支硎寺,一路上饱览了山中美景。首句“大士圆通路”,写诗人

来到山顶,看到山路盘曲如圆路一般。“岩廊一望间”,描绘出一幅山中岩石走廊的景象。“孤塔白能立”和“群松翠可攀”,分别

写出了孤峙的寺庙和葱郁的群松,突出了山中的宁静幽美。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想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僧人支遁。“支公

何处是”,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下文,表达了自己对于支遁隐居之地的好奇。最后两句“日暮采烟还”,表明了诗人在夕阳西下之际

才离开山寺返回。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支硎山水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