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传心学,诗篇养性情。
如何凭记诵,止以弋科名。
身世无殊轨,亲疏有定衡。
春风浴沂意,领此在儒生。

诗句解释

  1. 经史传心学:这一句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要通过经书和史书来理解和传承儒家的心学思想。
  2. 诗篇养性情:通过诗歌来陶冶性情,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情感表达。
  3. 如何凭记诵:询问人们是如何通过记忆背诵来获取知识的。
  4. 止以弋科名:仅仅为了追求科举考试的功名而学习。
  5. 身世无殊轨:个人的出身和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6. 亲疏有定衡:人际关系中的亲缘和疏远是有其固定标准的。
  7. 春风浴沂意:比喻学习如沐浴在春天的微风之中,享受知识带来的清新和愉悦。
  8. 领此在儒生:认为理解并领会这些学问是成为儒家学者的关键。

译文

讲学:
通过经典与历史来传授心学的真谛,
诗歌能够培养人的情感和气质。
你是如何通过背诵来获得知识的呢?
只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学习?
个人的出身背景并不重要,
关键是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成就。
亲缘关系有它固定的标准,
就像春风一样,
使人沐浴在知识的乐趣中。
理解并领悟这些学问,
你就是真正的儒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学习的看法和态度。首先,诗人强调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或者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去理解、体验和成长。通过“经史传心学”和“诗篇养性情”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心灵上的修养和提升。

“如何凭记诵”提出了一个疑问,暗示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即过度依赖死记硬背可能忽视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诗人提倡的是理解、感悟和应用知识,而非单纯的记忆。

“止以弋科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追求,但也透露出一种批判的态度,批评了单纯追求功名的学习目的。诗人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能够让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成长的。

通过对“春风浴沂意”的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呼吸,享受其中的清新和乐趣。这种对学习的热爱和欣赏,正是儒家所倡导的“仁者乐水,智者乐山”。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学习的看法,鼓励人们通过深入理解和体验知识来丰富自己,同时也批判了那些只看重功利性学习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