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自台阳出,隆隆始一湾。
四围皆大海,五省仗雄关。
天堑飞难渡,楼船利足患。
圣朝虽恃德,不敢弛防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海防”,再根据关键词分析诗句,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此诗首联是写诗人登上了海防要塞的山头,从高处俯瞰,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有五座险要的关隘。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描写了海上形势,写出了海上的险象环生。颈联两句,作者以“天堑”为喻,指出要想越过天堑,只有依靠楼船才能做到。尾联是说:我大唐帝国虽然拥有德政,但也不敢有所懈怠,仍然要警惕边防上的危险。这两句是全诗的结语,它概括了前文的内容,也照应了题目中的“海防”。
【答案】
译文:
路自台阳(指台山)出,隆隆始一湾。四围皆大海,五省仗雄关。天堑飞难渡,楼船利足患。圣朝虽恃德,
不敢弛防闲。
注释:“天堑”:这里指长江。“雄关”:指险要的关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其一生经历了唐朝开元、天宝两朝,曾先后担任过中书侍郎等职,并曾主持过一次重要的科举考试。这首诗是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所作的一首咏海防的诗,全诗共四句。
第一句“路自台阳出”,是说海道从台山出发。“台山”是岭南一带的一座名山,也是广东最高峰之一,山上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岭南的屏障。“台阳”即指台山。这里的“路”是指通往岭南的道路,也就是海路。“出”字在这里是动词,表示“从……出来”,“发”字是形容词,指“发出”、“开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条道路是从台山开始向外延伸出去的。
第二句“隆隆始一湾”,意思是说,当船只行驶到这里时,海浪才发出隆隆的声音。“始一湾”是名词性短语,指此处海面的地形。“湾”是名词,指的是水浅而弯的地方。“隆隆”是形容词,形容声音很大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船只行驶到这里时,才会听到海浪发出隆隆的声音。
第三句“四围皆大海”,意思是说,四周都是大海。“四围”是方位词,表示四个方向或周围。“皆”是副词,表示全部的意思。“大海”是名词,指广阔的水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四周都环绕着大海。
第四句“五省仗雄关”,意思是说,有五座险峻的关隘作为屏障。“五省”是名词,指五个省份。“仗”是动词,表示依赖、倚仗的意思。“雄关”是名词,指雄伟壮丽的关口。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五座险峻的关隘作为屏障。
第五句“天堑飞难渡”,意思是说,想要越过天堑是非常困难的。“天堑”是名词性的短语,指长江。“飞”是副词,表示迅速的意思。“难渡”是形容词性的短语,指难以渡过。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想要越过天堑是非常困难的。
第六句“楼船利足患”,意思是说,乘坐楼船渡河是非常危险的。“楼船”是名词性的短语,指用高大的桅杆和木制的帆建造的大船。“利”是形容词,表示便利、方便的意思。“足患”是名词性质的短语,指的是足以造成危害的事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乘坐楼船渡河是非常危险的。
第七句“圣朝虽恃德”,意思是说,尽管大唐帝国拥有道德上的恩惠和德行。“圣朝”是名词性的短语,指的是大唐帝国。“恃”是动词,表示依靠的意思。“德”是名词,指的是德行、恩德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大唐帝国拥有道德上的恩惠和德行。
第八句“不敢弛防闲”,意思是说,因此也不敢放松警惕。“弛防”是动词,表示松懈、放松的意思。“防”是名词,指的是防御。“闲”是形容词,指闲暇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此也不敢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