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纪颁夷岛,鸿钧入后台。
人方循海迓,天已送春来。
岁稔民同乐,官微老暗催。
捧符经半载,步德未能该。
迎春
凤凰纪颁夷岛,鸿钧入后台。
人方循海道迎接春天,上天已送来春天。
年成丰收百姓欢乐,官员地位低微催人老去。
捧着符节经过半年时间,步德未能尽善尽美。
凤纪颁夷岛,鸿钧入后台。
人方循海迓,天已送春来。
岁稔民同乐,官微老暗催。
捧符经半载,步德未能该。
迎春
凤凰纪颁夷岛,鸿钧入后台。
人方循海道迎接春天,上天已送来春天。
年成丰收百姓欢乐,官员地位低微催人老去。
捧着符节经过半年时间,步德未能尽善尽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海防”,再根据关键词分析诗句,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此诗首联是写诗人登上了海防要塞的山头,从高处俯瞰,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有五座险要的关隘。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描写了海上形势,写出了海上的险象环生。颈联两句,作者以“天堑”为喻,指出要想越过天堑
诗句解释 1. 经史传心学:这一句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要通过经书和史书来理解和传承儒家的心学思想。 2. 诗篇养性情:通过诗歌来陶冶性情,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情感表达。 3. 如何凭记诵:询问人们是如何通过记忆背诵来获取知识的。 4. 止以弋科名:仅仅为了追求科举考试的功名而学习。 5. 身世无殊轨:个人的出身和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6. 亲疏有定衡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各种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自我符分蛤仔难,佛桑月桂日流丹。 - “自我”:指自己。“符分”:比喻事物之间的联系。“蛤仔”:蛤蜊。“佛桑月桂”:佛桑树和月桂花,都是常绿植物。“流丹”:形容色彩鲜艳如血。这里的意思是说,即使是与自己无关的事物也各有其美丽之处。 2. 蒲葵讵肯逢秋弃,松柏无因傲岁寒。 - “蒲葵”
【注释】 编:编织,这里指编排。审:审查。庄:大,这里是比喻。分:分割,划分。浚:疏通。圳:水道。甲:古代的盾牌、头盔等防护武器。兔窟:兔子的巢穴。狡:狡猾。营空狡:指在空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欺诈。诡:怪异、不正当。食德:享受恩惠。诡寄:诡诈地寄居。也何为:为什么这样? 【译文】 土地纵横交错形成东西的地势,山峦分割成四五块。 疏通水道使水流畅通,编成盾牌用戈推进。
【注释】 罗汉脚:指和尚,因为罗汉脚是佛家语,“足下”,即脚。 盛世无夫布:指在太平盛世中没有丈夫。 浪荡身:指游荡不归。 半是掷金人:指一半是靠别人施舍的。 任肆萑苻虐:任意妄为,横行霸道。 法网新:新的法律网。 孰操随会法:哪个掌握着执法大权? 随会:西汉时丞相,姓赵,名普,字子都,以能吏著称。 俾尔尽逃秦:使你们全都逃脱了秦朝的刑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和尚的生活状态
注释:月季花的花色艳丽,香气浓郁,四季常开不败。它的美丽和香气是大自然赋予的,不能被外界因素破坏,否则会影响它的生存。 赏析:这首诗以月季花为题,赞美了月季花的美丽和坚韧。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季花的特点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注释】 佛桑:即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地。 属尔魂:指你的灵魂属于那里。 酡颜:脸泛红。 暾(dūn):太阳初升时的光辉。 仓庚:黄口小儿,也泛指小鸟。 若概:如同。 真看到子孙:真能看到你的后代。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你的灵魂属于佛桑,你的脸色像日出时的光芒一样红,你做官就像仓庚一般,你富贵到可以看到你的子孙。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富贵生活的渴望
【注释】 竹城:指用竹子建的城池。设险:筑城以守,为军事防御措施。恃:依仗。周遮:四周遮蔽。干节:挺拔的枝条。藩篱:篱笆。疏漏:漏洞。倾欹:倾斜。犀角:象牙,比喻坚固。鼠牙:比喻软弱。亏:损伤。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竹,表达了对巩固边防、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首联写竹城的形势,二联写竹城的功用,三联写竹城的弱点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末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告诫人们要注意巩固边防。
【注释】除夕:一年最后一天,旧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胥:相。除:去掉。 一夕:一夜。万户:指家家户户。新符:新年时贴在门上的红纸。澎湖:指台湾岛。健饭:强身健体的饮食。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过春节的感想。 首联“欲与民更始,胥将旧染除”,意为想要和民众一起重新开始新的一年,就要把那些不良的习惯、恶习都除掉。这里的“更始”、“旧染”都是作者对新年的期许,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所改变,能有所作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形势 - 注释:“形势”在此处指的是地理和自然条件,也指当时的政局或社会环境。 - 译文:地势(地形)三面高耸,一面低洼;胸怀大海的壮阔景象,横亘一更(古代计时单位)。 2. 草昧荒前代,梯航本大清 - 注释:“草昧”意指混乱未开化的状态,“梯航”则是指古代通过船只进行的贸易行为,通常由外国使臣携带货物到中国。 - 译文:从前代以来,这片土地就未曾被开垦
《祀灶》 水火资生活,庖厨藉割烹。 人间炊爨主,天上屈伸衡。 见说仙舆驾,均于此日行。 缅怀俞净意,精白寸心盟。 注释: 1. 水火资生活:水和火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来源。 2. 庖厨藉割烹:厨房里的食物需要经过切割和烹饪才能食用。 3. 人间炊爨主:在人间,人们负责做饭和烹饪食物。 4. 天上屈伸衡:天上的星宿运行,象征着天地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5. 见说仙舆驾
【解析】 本诗为唐代诗人李峤的《防番》。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地区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边防将士对祖国疆域的热爱和对敌人侵略的仇恨。诗的前四句写边境的自然风景:标界没有铜柱,边界曾用土牛标示;犬和羊是异类,麋鹿和鹿信同俦;奈有髑髅癖(指喜欢骷髅),能无性命忧(担心生命安全);抽藤与伐木,莫浪越山头。这几句写边疆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后四句写边防将士保卫祖国、警惕敌人的心情。“抽藤”二句,意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形势 - 注释:“形势”在此处指的是地理和自然条件,也指当时的政局或社会环境。 - 译文:地势(地形)三面高耸,一面低洼;胸怀大海的壮阔景象,横亘一更(古代计时单位)。 2. 草昧荒前代,梯航本大清 - 注释:“草昧”意指混乱未开化的状态,“梯航”则是指古代通过船只进行的贸易行为,通常由外国使臣携带货物到中国。 - 译文:从前代以来,这片土地就未曾被开垦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海防”,再根据关键词分析诗句,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此诗首联是写诗人登上了海防要塞的山头,从高处俯瞰,眼前展现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在这片汪洋大海中,有五座险要的关隘。颔联紧承首联,进一步描写了海上形势,写出了海上的险象环生。颈联两句,作者以“天堑”为喻,指出要想越过天堑
【注释】除夕:一年最后一天,旧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胥:相。除:去掉。 一夕:一夜。万户:指家家户户。新符:新年时贴在门上的红纸。澎湖:指台湾岛。健饭:强身健体的饮食。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过春节的感想。 首联“欲与民更始,胥将旧染除”,意为想要和民众一起重新开始新的一年,就要把那些不良的习惯、恶习都除掉。这里的“更始”、“旧染”都是作者对新年的期许,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所改变,能有所作为。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淳朴的乡村生活。 敦俗 乾坤大父母,君相正陶甄。 莫漫分三籍,由来似一人。 田园沟洫共,歌舞岁时亲。 兰地虽初辟,桃源合与邻。 译文: 天地间养育了我们的父母,君王宰相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要随意将人分为不同的阶层,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一个人。在田园中,沟渠水道共同使用,歌舞也充满节日的喜庆。虽然兰地刚刚开发,但桃花源与邻里相邻。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乡村的生活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