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钟山一抹烟,秣陵遗址暮云边。
暂辞鄂渚刚三日,小别秦淮又十年。
千里江波归后梦,六朝风月劫余天。
衰颓再到应难必,细雨篷窗意黯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重到金陵》。

诗句释义

  1. 远望钟山一抹烟:描述作者远望钟山时,看到的景象如同一抹烟雾般朦胧,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感觉。
  2. 秣陵遗址暮云边:指出在秣陵(今南京市)的遗址附近,暮色中的云彩仿佛与历史遗迹相互辉映。这一句描绘出一幅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3. 暂辞鄂渚刚三日:表示作者刚刚离开武昌(古称鄂渚),时间只有三天。这里可能是作者离开后的短暂停留,也可能是对过去某段时光的回忆。
  4. 小别秦淮又十年:暗示着与秦淮河的别离已有十年,这里的“小别”指的是短暂的分别,而“十”字则强调了时间的久远和距离的遥远。
  5. 千里江波归后梦:形容作者在归家之后,常常会梦见江上的景色,如波涛汹涌等,这里可能寓意着作者内心的波动与思念之情。
  6. 六朝风月劫余天:指经历了六朝(东晋、宋、齐、梁、陈)的繁华与战乱,如今只留下风月依旧的残破景象。这里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沧桑。
  7. 衰颓再到应难必: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即使回到旧地(衰颓),但世事已变,难以恢复往日的繁华。这一句透露出作者对现实变化的感慨。
  8. 细雨篷窗意黯然:描写在细雨中透过窗户看到的室内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哀伤情绪。这里的“黯然”用来形容心情失落或悲伤。

译文
遥望钟山一片烟,秣陵遗址在暮云边。
刚离开武昌仅三日,离别秦淮又十年。
江波千里归后梦,六朝风月劫余天。
衰颓之地应难复,细雨篷窗意黯然。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庄晚年重返金陵时的感怀之作。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悲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远望钟山一抹烟”、“秣陵遗址暮云边”,以及“六朝风月劫余天”,都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怀旧而又深沉的氛围。此外,诗中的“衰颓再到应难必”和“细雨篷窗意黯然”等句子,更是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在面对人生低谷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