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炉烟冻余香袅,银釭蕊结双花小。惊风一夜舞琳琅,金井鸦啼天未晓。
太清仙子无俗情,身骑白凤来玉京。静中观色本无色,空里闻声如有声。
冰心玉质谁堪拟,化身千亿梅花里。寒宵听雪不知寒,洗尽尘寰筝笛耳。
仙人爱雪兼爱梅,雪花正落梅花开。梅耶雪耶两清绝,天与异境供仙才。
初如满砌敲琼玉,忽觉打窗闻剥啄。庭中暗想影飞花,帘外频惊声折竹。
是时万家宵梦阑,绣衾倚暖薰沉檀。复有华堂列明烛,鸾笙象板听不足。
太清仙人心独清,寒声到耳殊分明。图名听雪岂无意,欲唤红楼昏梦醒。
纱窗斜受一梳月,冷映梅花清到骨。遥知碧瓦碎琉璃,不用红炉煨榾柮。
含章殿,聚星堂。雪霙有色梅有香。梅花争妍雪争洁,静者对之成淡忘。
乃知喧寂本无定,了了雪泥痕可证。空中仙乐聒耳鸣,此妙不从音响听。

这首诗描绘了太清福晋听雪园的美景,以及太清仙子与雪花、梅花之间的互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语言,将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句释义及译文如下:

篆炉烟冻余香袅,银釭蕊结双花小。惊风一夜舞琳琅,金井鸦啼天未晓。
太清仙子无俗情,身骑白凤来玉京。静中观色本无色,空里闻声如有声。
冰心玉质谁堪拟,化身千亿梅花里。寒宵听雪不知寒,洗尽尘寰筝笛耳。
仙人爱雪兼爱梅,雪花正落梅花开。梅耶雪耶两清绝,天与异境供仙才。
初如满砌敲琼玉,忽觉打窗闻剥啄。庭中暗想影飞花,帘外频惊声折竹。
是时万家宵梦阑,绣衾倚暖薰沉檀。复有华堂列明烛,鸾笙象板听不足。
太清仙人心独清,寒声到耳殊分明。图名听雪岂无意,欲唤红楼昏梦醒。
纱窗斜受一梳月,冷映梅花清到骨。遥知碧瓦碎琉璃,不用红炉煨榾柮。
含章殿,聚星堂。雪霙有色梅有香。梅花争妍雪争洁,静者对之成淡忘。
乃知喧寂本无定,了了雪泥痕可证。空中仙乐聒耳鸣,此妙不从音响听。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太清福晋听雪园的美景和太清仙子与雪花、梅花之间的互动。诗中的太清仙子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美好品质,她与雪花和梅花的互动,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首句“篆炉烟冻余香袅”描绘了太清福晋听雪园内的氛围,篆炉中的烟雾弥漫,仿佛在空气中留下了一缕缕余香。接着,“银釭蕊结双花小”则描绘了雪花落在银釭上形成的花朵,形态小巧而精致。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

诗人通过对“惊风一夜舞琳琅”、“金井鸦啼天未晓”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太清福晋听雪园内自然景观的魅力。这些景象不仅让人感到震撼,还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歌的第三段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太清仙子与雪花、梅花之间的互动。太清仙子身着白衣,骑着白凤来到玉京,她在静谧中观察着世间万物,发现它们的本色都是无色的。而当她听到声音时,却发现声音似乎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意义。这一部分通过描绘太清仙子与自然元素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继续描绘太清仙子的形象和她与自然的互动。她身穿素净的衣裳,化身为千万朵梅花,静静地绽放在寒夜之中。这里的“寒宵听雪不知寒”,表达了诗人对太清仙子所展现出的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同时,“洗尽尘寰筝笛耳”则暗示了太清仙子与世俗生活的隔离,使她能够超脱于尘世纷扰之外。

诗人以“霜月冷照梅枝清”作为结尾,再次强调了太清福晋听雪园内的自然美景。这里的“霜月”象征着寒冷的气息,但同时也寓意着一种高洁的品质。而“冷照梅枝清”则传达了一种清雅、高洁的感觉,与太清仙子的形象相得益彰。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它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