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暮村侧,劳劳行客过。
山风归犊早,檐日聚人多。
野尽粟盈室,桥成冰在河。
孤征渐未已,积雪满前阿。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寂寂暮村侧”
- “寂寂”形容村庄寂静无声,给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感觉。
- “暮村侧”说明是在傍晚时分,村庄的一侧。
- “劳劳行客过”
- “劳劳”表示行人匆匆忙忙的样子。
- “行客过”指的是行人在村庄中穿行。
- “山风归犊早”
- “山风”描述的是早晨山间吹来的风。
- “归犊”指的是牛回家。
- “檐日聚人多”
- “檐”通常指房屋或建筑物的檐口。
- “日聚人多”意味着太阳高悬,聚集了许多人。
- “野尽粟盈室”
- “野尽”意味着田野已经收割完毕。
- “粟盈室”指的是粮食堆积如山。
- “桥成冰在河”
- “桥成”暗示桥梁已经完成或建成。
- “冰在河”表明河流上有结冰的现象。
- “孤征渐未已”
- “孤征”表示孤独的旅行者。
- “渐未已”意味着这种孤独的状态还没有结束。
- “积雪满前阿”
- “阿”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指某个地方。
- “积雪”指的是雪积满了前方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村的宁静景象,从诗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山村生活细节的捕捉,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主题。首句设定了时间背景——黄昏时分,为后续的描述提供了时间线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背景气氛。第二句“劳劳行客过”通过描写行者匆匆而过的情景,增添了动态感,使读者能够想象出村落的生活节奏和行人的忙碌。第三句“山风归犊早”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通过“归犊”这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农村的平和与宁静。
接下来的诗句,如“檐日聚人多”和“桥成冰在河”,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景象不仅美丽,同时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特别是最后两句“孤征渐未已,积雪满前阿”,以“孤征”、“未已”等字眼强调了旅途的孤单和漫长,以及最终积雪的覆盖,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凄凉和深远。这不仅是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充满了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孤独。整首诗通过对山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