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谁能读五车,《黄庭》《白帖》任冬余。
江门老子诗偏好,只对青山不著书。

和钝庵《岁暮杂感》中的诗句,“五十谁能读五车,《黄庭》《白帖》任冬余”展现了作者晚年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五十谁能读五车”:
  • 含义:“五车”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书籍的数量极其丰富,而“谁能”则表达了一种质疑或感叹,意指到了五十岁这样的年纪,还能拥有如此大量的书籍来阅读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这里的“谁能”不仅仅是一个疑问,也暗示了作者对自己是否还有精力和机会去读书的疑问。
  • 情感表达:这句话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年岁增长后仍能保持学习热情的一种自我肯定,同时也可能带有一丝遗憾和无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阅读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
  1. “《黄庭》《白帖》任冬余”:
  • 含义:“黄庭”、“白帖”是两部重要的古典文献,分别指的是《黄帝内经》和《三国志注》。在这里,“任冬余”意味着这些经典之作可以在任何寒冷的季节里阅读,不受季节限制。
  • 情感表达: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经典作品的尊重以及对于知识探索永不止步的态度,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能通过阅读这些宝贵的文献来充实自己。
  1. “江门老子诗偏好,只对青山不著书”:
  • 含义:这里的“江门老子”指的是唐代文人李白,他以诗才闻名,被后人尊称为“李太白”。而“只对青山不著书”则反映了李白的性格特点,即喜欢游历山水,享受自然之美,但并不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
  • 情感表达:这句话描绘了李白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文学追求与生活选择之间的差异。

这首诗通过对“年少才名”与“老来城北半飘蓬”的对比,以及对“闭门种菜”与“输与人间霹雳弓”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在晚年依然怀揣着对知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