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实颖
八月十八日观潮 头白灯明急管催,高楼晴槛倚江开。 潮声夜静千帆转,断岸风回万马来。 吴越山川供醉眼,古今天地独登台。 九秋萧瑟谁堪赋,滚滚词人庾信哀。 注释译文 《八月十八日观潮》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上片展开想象,把江潮同神话传说联系起来。头两句作者引用两个典故,说明天上与人间可以相通。第一句“头白灯明”指夜晚观潮的景象,而“急管催”则形容音乐节奏急促,营造出节日气氛
和钝庵《岁暮杂感》中的诗句,“五十谁能读五车,《黄庭》《白帖》任冬余”展现了作者晚年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五十谁能读五车”: - 含义:“五车”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书籍的数量极其丰富,而“谁能”则表达了一种质疑或感叹,意指到了五十岁这样的年纪,还能拥有如此大量的书籍来阅读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这里的“谁能”不仅仅是一个疑问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年少才名也自雄:年轻时就有着出色的才华和名声,显得非常自豪。 2. 老来城北半飘蓬:年纪大了,像风中的蒲公英一样,生活漂泊不定。 3. 闭门种菜浑闲事:关上门在屋里种菜,这些活动对于世俗事务来说似乎无关紧要。 4. 输与人间霹雳弓:最终,所有的成就都像霹雳弓射出的箭一样,被人们所认可和欣赏。 译文 年轻时就有着出色的才华和名声,显得非常自豪
年少才名也自雄,老来城北半飘蓬。 闭门种菜浑闲事,输与人间霹雳弓。
宋实颖,字既庭,号湘尹,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八十五岁。 宋实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例如,他的《八月十八日观潮》便展现了他在潮起潮落间感受到的宏大气势以及与之相应的内心波动。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在艺术成就方面
宋实颖,字既庭,号湘尹,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八十五岁。 宋实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例如,他的《八月十八日观潮》便展现了他在潮起潮落间感受到的宏大气势以及与之相应的内心波动。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在艺术成就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