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心伤昔岭边,苍穹端底慰英贤。
忠魂已着花溪岸,义像常留武庙前。
爵锡簪缨垂百代,名彰彝鼎列千年。
遥知灵爽依稀在,带笑悠悠入九泉。

恭读理斋常太翁老先生殉节录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常理斋的老先生的哀悼之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漫道心伤昔岭边,苍穹端底慰英贤。
  • “漫道”:随意地说,表示作者对这位老先生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 “心伤”:指内心感到悲伤、痛苦。
  • “昔岭边”:指过去的地方,可能是他生活的地点。
  • “苍穹”:天空,这里比喻宽广、高远的天空。
  • “端底”:最深处,最核心的地方。
  • “慰英贤”:安慰、抚慰那些英勇、贤能的人。
  1. 忠魂已着花溪岸,义像常留武庙前。
  • “忠魂”:忠诚的灵魂,这里指老先生的忠诚精神。
  • “着花溪岸”:在花溪岸边留下忠诚的灵魂。
  • “义像”:指英雄的形象或雕像。
  • “常留武庙前”:经常留在武庙(古代祭祀武术家和英雄的地方)前面。
  1. 爵锡簪缨垂百代,名彰彝鼎列千年。
  • “爵锡”:赐给,给予。
  • “簪缨”:古代官员戴的头饰,也用来比喻有地位的人。
  • “垂百代”:流传下去,成为后世的楷模。
  • “名彰彝鼎”:名声显赫如彝鼎(古代的一种礼器,象征尊贵),这里用来形容他的名声世代相传。
  • “列千年”:如同千年的彝鼎一样,他的事迹被永远记载。
  1. 遥知灵爽依稀在,带笑悠悠入九泉。
  • “灵爽”:灵魂、精神。
  • “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 “带笑”:带着笑容,形容他生前乐观的态度。
  • “九泉”:地下,这里指阴间。
  • “悠悠”:慢慢地、静静地。
  • “入九泉”:进入地下世界,比喻去世或者离开人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词,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忠诚勇敢的老先生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老先生的英勇形象和他的遗骨安息之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荣辱等哲理的思考。整体来看,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