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
过桥一骋望,晴波浸凉绿。
杨柳临风流,蒹葭傍水矗。
披襟对夕阳,泠然秋意足。
山水多清音,岂在丝与竹。
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然后要理解诗句的内容,再分析手法,最后指出效果。答题时,首先明确注释中涉及的字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登上高高的楼房远望,连绵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好像一条条长龙,在云雾中穿行,宛如一幅水墨画,美不胜收。楼是观赏山水的最佳场所,登高望远可以尽情地领略自然风光。此处用比喻写出了楼的高大,表达了作者登高远眺的兴奋心情。

“过桥一骋望,晴波浸凉绿”:过了小河上的桥,放眼望去,碧绿的水面上荡漾着阳光的余晖,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珍珠镶嵌在湖面上,令人心旷神怡。这一句描写了过桥后景色的变化,突出了秋日的宁静和美好。

“杨柳临风流,蒹葭傍水矗”:杨柳依偎在江边随风摇曳;蒹葭(一种水生植物)长在水边直立不倒。这句写江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富有生气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披襟对夕阳,泠然秋意足”:敞开衣襟对着落日余晖,那清凉的秋意让人心旷神怡。这句表现了诗人面对秋色的喜悦与满足感。

“山水多清音,岂在丝与竹”:大自然中的声音很多,难道只有丝弦和竹管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吗?这里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自然美的价值,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没有心思去欣赏那些飞鸟,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时而高飞,时而俯冲,相互追逐嬉戏。这两句通过写飞鸟的飞翔来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答案】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登高楼远望,看到连绵的山影,就像一条龙似的。/过桥后看到碧绿的水面上阳光映照,波光粼粼。/杨柳依偎在江边随风摇曳;蒹葭长在水边直立不倒。/敞开衣襟对着落日余晖,那清凉的秋意让人心旷神怡。/大自然中的声音很多,难道只有丝弦和竹管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吗?/没有心思去欣赏那些飞鸟,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时而高飞,时而俯冲,相互追逐嬉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